![]() |
久久建筑網(wǎng)(i5h4u.cn)致力打造一個專業(yè)的建筑學習分享平臺! | 用戶登錄 免費注冊 | 投訴舉報 幫助 | 會員中心 | 上傳資料 |

AutoCAD2008中文版自學手冊-模具設計篇(隨光盤).rar
資料評價:
☆☆☆☆☆
生成時間:
2021-04-20
下載權限:
免費會員
文件大。
1257.66 MB
文件類型:
.rar
瀏覽次數(shù):
2
建筑論壇:
上傳會員:
網(wǎng)友
所屬欄目:
AutoCAD教程
下載地址:
資料是由會員“網(wǎng)友”上傳到本平臺,如有不妥請聯(lián)系客服。違規(guī)侵權投訴
AutoCAD2008中文版自學手冊-模具設計篇(隨光盤)
目錄:
第1章 AutoCAD設計基礎 1
1.1 AutoCAD 2008工作界面 2
1.1.1 菜單欄 3
1.1.2 標準工具欄 3
1.1.3 圖形窗口 10
1.1.4 命令窗口 10
1.1.5 狀態(tài)欄與輔助設計欄 11
1.1.6 圖層工具欄 11
1.1.7 特性工具欄 14
1.2 設置工作環(huán)境 14
1.2.1 選項 14
1.2.2 單位設置 19
1.2.3 圖形界限設置 19
1.2.4 輔助設計設置 20
1.3 鼠標操作 21
1.4 圖形繪制 22
1.4.1 繪制直線 22
1.4.2 繪制正多邊形 24
1.4.3 繪制矩形 25
1.4.4 繪制圓弧 27
1.4.5 繪制圓 30
1.4.6 繪制橢圓 32
1.4.7 創(chuàng)建塊 33
1.4.8 插入塊 34
1.4.9 填充剖面 34
1.4.10 創(chuàng)建表格 37
1.4.11 創(chuàng)建文字 39
1.5 圖形修改 40
1.5.1 選擇對象 40
1.5.2 刪除對象 41
1.5.3 復制對象 41
1.5.4 鏡像對象 42
1.5.5 偏移對象 43
1.5.6 陣列對象 44
1.5.7 移動對象 47
1.5.8 旋轉(zhuǎn)對象 48
1.5.9 縮放對象 49
1.5.10 修剪對象 50
1.5.11 延伸對象 50
1.5.12 打斷對象 51
1.5.13 合并對象 52
1.5.14 倒角特征 53
1.5.15 倒圓角特征 54
1.5.16 分解對象 55
1.6 標注工具欄 55
1.6.1 線性標注 55
1.6.2 對齊標注 56
1.6.3 坐標標注 57
1.6.4 半徑標注 58
1.6.5 折彎半徑標注 59
1.6.6 直徑標注 59
1.6.7 角度標注 60
1.6.8 基線標注 61
1.6.9 連續(xù)標注 62
1.6.10 引線標注 63
1.6.11 形位公差標注 64
1.6.12 尺寸公差標注 65
1.6.13 圓心標注 66
1.7 技能點撥:設置標注樣式 67
1.7.1 打開“標注樣式”管理器 67
1.7.2 新建標注樣式 68
1.7.3 標注樣式選項卡定義 69
第2章 模具認識與設計 74
2.1 模具的定義與認識 75
2.1.1 模具的定義 75
2.1.2 模具的認識 75
2.1.3 模具中常見的零件與特征 77
2.2 模仁定義與設計 82
2.2.1 模仁定義 82
2.2.2 模仁設計 83
2.3 分型面的定義 85
2.3.1 定義開模方向 85
2.3.2 定義最大分型線及最大分型面 86
2.3.3 常見各種分型面的處理 87
2.4 模架的認識與選用 89
2.4.1 認識大水口模架 90
2.4.2 選用大水口模架 91
2.4.3 大水口系列其他模架形式的應用 91
2.4.4 認識細水口模架 92
2.4.5 選用細水口模架 92
2.4.6 細水口系列其他模架形式的應用 93
2.4.7 簡化型細水口系列模架的應用 94
2.4.8 模架選取計算 94
2.4.9 模仁避開角計算 95
2.4.10 計算模仁固定螺釘 96
2.5 型芯機構的認識與設計 97
2.5.1 型芯機構的認識 98
2.5.2 型芯機構設計 98
2.6 滑塊機構的認識與設計 100
2.6.1 斜導柱滑塊認識及設計參數(shù) 100
2.6.2 斜導柱滑塊形式及使用場合 101
2.6.3 拔塊滑塊認識及設計參數(shù) 101
2.6.4 T型槽滑塊認識與設計參數(shù) 102
2.6.5 滑塊鎖緊方式及應用場合 103
2.6.6 滑塊型芯固定方式 104
2.6.7 滑塊導滑形式 105
2.6.8 傾斜滑塊認識與設計參數(shù) 106
2.6.9 滑塊定位形式 106
2.7 斜銷機構認識與設計 107
2.7.1 斜銷認識 107
2.7.2 斜銷機構參數(shù)設計 107
2.7.3 常見斜銷應用 108
2.7.4 斜銷座形式 110
2.8 澆注系統(tǒng)的認識與設計 110
2.8.1 冷流道澆注系統(tǒng)的認識 110
2.8.2 熱流道澆注系統(tǒng)的認識 111
2.8.3 主流道形式 111
2.8.4 主流道設計 112
2.8.5 認識分流道 113
2.8.6 設計分流道 113
2.8.7 認識澆口 114
2.8.8 澆口形式及設計 115
2.8.9 設計澆口 117
2.8.10 認識冷料穴 118
2.8.11 設計冷料穴 119
2.8.12 拉料針形式及設計 119
2.9 冷卻系統(tǒng)的認識與設計 120
2.9.1 冷卻系統(tǒng)概述 120
2.9.2 冷卻系統(tǒng)設計 121
2.9.3 冷卻系統(tǒng)形式 121
2.10 頂出系統(tǒng)的認識與設計 124
2.10.1 頂出系統(tǒng)概述 124
2.10.2 頂出系統(tǒng)形式 127
2.11 排氣系統(tǒng)的認識與設計 130
2.11.1 排氣系統(tǒng)的概述 130
2.11.2 排氣系統(tǒng)形式 131
2.12 技能點撥:模具設計流程 132
2.12.1 設計前的準備工作 132
2.12.2 塑膠模具設計過程 133
第3章 設計實例——動定!138
3.1 設計思路解析 139
3.1.1 實例零件預覽 139
3.1.2 零件模具設計要求 140
3.1.3 模具設計預覽 140
3.2 模具設計準備 142
3.2.1 打開0301.dwg 142
3.2.2 復制視圖 143
3.2.3 清理視圖 143
3.2.4 添加收縮率 145
3.2.5 移動視圖 145
3.2.6 添加中心線 146
3.3 設計模仁 147
3.3.1 復制零件動模平面視圖 147
3.3.2 旋轉(zhuǎn)復制后的動模平面視圖 148
3.3.3 復制定模平面視圖 149
3.3.4 旋轉(zhuǎn)復制后的定模平面視圖 149
3.3.5 對齊側視圖 150
3.3.6 計算模仁尺寸值 151
3.3.7 創(chuàng)建模仁邊界特征線 151
3.4 分型面設計 156
3.4.1 整理零件動定模側型腔特征線 156
3.4.2 創(chuàng)建分型面 157
3.5 設計模仁型芯結構 159
3.5.1 創(chuàng)建定模型芯 159
3.5.2 創(chuàng)建動模嵌件 163
3.5.3 創(chuàng)建動模型芯 165
3.6 添加模架 168
3.6.1 模架選取參照 169
3.6.2 確定模架型號 169
3.6.3 復制插入模架 169
3.6.4 復制插入模仁 171
3.6.5 創(chuàng)建模仁避開角 173
3.6.6 添加模仁固定螺釘 174
3.7 設計澆注系統(tǒng) 178
3.7.1 創(chuàng)建主流道 179
3.7.2 創(chuàng)建分流道 182
3.7.3 創(chuàng)建澆口 188
3.8 設計冷卻系統(tǒng) 191
3.8.1 冷卻系統(tǒng)設計解析 191
3.8.2 創(chuàng)建冷卻水道布局線 192
3.8.3 復制插入冷卻水道 196
3.9 設計頂出系統(tǒng) 199
3.9.1 頂出設計解析 199
3.9.2 創(chuàng)建頂針定位參照 199
3.9.3 復制插入頂針 200
3.10 添加其余模具機構 204
3.10.1 添加模具定位 204
3.10.2 添加頂棍孔 205
3.10.3 添加支撐柱 207
3.10.4 添加拉料針 209
3.10.5 添加回位彈簧 210
3.10.6 添加基準符號 212
3.11 技能點撥:實例設計總結 213
3.11.1 設計整理 213
3.11.2 設計總結 213
3.11.3 技巧點撥 214
第4章 設計實例——動模倒勾、斜銷,側抽 215
4.1 設計思路解析 216
4.1.1 實例零件預覽 216
4.1.2 零件模具設計要求 217
4.1.3 模具設計預覽 218
4.2 設計準備 220
4.2.1 打開0401.dwg 220
4.2.2 復制零件圖 221
4.2.3 鏡像零件圖 222
4.2.4 添加5‰的收縮率 223
4.2.5 整理零件視圖 224
4.3 創(chuàng)建模仁特征 226
4.3.1 創(chuàng)建一模兩穴布局 226
4.3.2 計算模仁尺寸與創(chuàng)建模仁邊界特征線 230
4.3.3 創(chuàng)建球拍狀型芯、定位裝置與BOSS柱型芯 236
4.4 分型面設計 242
4.4.1 創(chuàng)建模仁長側視圖分型面 242
4.4.2 創(chuàng)建模仁短側視圖分型面 244
4.5 添加模架 245
4.5.1 模架選取參照 246
4.5.2 確定模架型號 246
4.5.3 插入模架 246
4.5.4 復制插入模仁 248
4.5.5 復制插入模仁固定螺釘 251
4.6 創(chuàng)建滑塊機構 256
4.6.1 滑塊機構設計 256
4.6.2 創(chuàng)建短側視圖滑塊特征圖示 257
4.6.3 創(chuàng)建鎖緊塊特征圖示 259
4.6.4 添加滑塊回位彈簧 260
4.6.5 創(chuàng)建動;瑝K特征圖示 261
4.6.6 創(chuàng)建長側視圖滑塊特征圖示 266
4.6.7 創(chuàng)建定模平面鎖緊塊特征圖示 269
4.6.8 創(chuàng)建滑塊限位螺釘與鎖緊塊固定螺釘 270
4.7 創(chuàng)建斜銷機構 274
4.7.1 斜銷機構設計 275
4.7.2 創(chuàng)建長側視圖斜銷特征圖示 275
4.7.3 創(chuàng)建短側視圖斜銷特征圖示 277
4.7.4 創(chuàng)建動模視圖斜銷特征圖示 278
4.8 澆注系統(tǒng)設計 279
4.8.1 澆注系統(tǒng)設計 279
4.8.2 復制插入澆口套 279
4.8.3 復制插入定位環(huán) 281
4.8.4 創(chuàng)建分流道 286
4.8.5 載入潛入水頂針 288
4.9 創(chuàng)建冷卻系統(tǒng) 290
4.9.1 確定冷卻水道直徑 290
4.9.2 創(chuàng)建冷卻水道布局線 290
4.9.3 復制插入冷卻水道 293
4.9.4 載入O型圈 297
4.10 創(chuàng)建頂出系統(tǒng) 298
4.10.1 頂針布局設計 299
4.10.2 復制插入頂針 300
4.10.3 創(chuàng)建斜銷頂針 304
4.11 其余機構設計 306
4.11.1 添加限位柱 306
4.11.2 創(chuàng)建頂棍孔 308
4.11.3 創(chuàng)建支撐柱 309
4.11.4 創(chuàng)建模仁與斜銷避開角 310
4.11.5 創(chuàng)建定位裝置 312
4.11.6 添加模架基準 313
4.12 技能點撥:實例設計總結 315
4.12.1 設計處理 315
4.12.2 設計總結 316
4.12.3 技巧點撥 316
第5章 設計實例——前;瑝K、動模外斜銷 320
5.1 設計思路解析 321
5.1.1 實例零件預覽 321
5.1.2 零件模具設計要求 322
5.1.3 模具設計預覽 322
5.2 設計準備 324
5.2.1 開啟0501.dwg 324
5.2.2 復制零件視圖 325
5.2.3 整理零件視圖 325
5.2.4 添加收縮率 326
5.2.5 圖層管理視圖 326
5.3 創(chuàng)建模仁特征 327
5.3.1 一模兩穴布局 327
5.3.2 對齊側視圖 329
5.3.3 計算模仁尺寸值 330
5.3.4 創(chuàng)建模仁邊界特征線 330
5.4 分型面設計 332
5.4.1 創(chuàng)建動定模平面視圖最大分型面 333
5.4.2 創(chuàng)建側視圖最大分型面 333
5.5 設計模仁型芯結構 334
5.6 計算并調(diào)入模架 337
5.6.1 模架設計前準備 337
5.6.2 選擇模架型號 338
5.6.3 復制插入模架 338
5.6.4 復制插入模仁 339
5.6.5 創(chuàng)建動定模平面視圖模仁避開角 341
5.6.6 添加模仁固定螺釘 343
5.7 創(chuàng)建滑塊機構 345
5.7.1 滑塊機構設計 345
5.7.2 創(chuàng)建短側視圖滑塊特征圖示 346
5.7.3 創(chuàng)建定模平面滑塊、滑塊鎖緊塊特征圖示 348
5.7.4 斜銷機構設計 350
5.7.5 創(chuàng)建長側視圖斜銷特征圖示 351
5.7.6 創(chuàng)建短側視圖斜銷特征圖示 352
5.7.7 創(chuàng)建動定模平面斜銷特征圖示 353
5.7.8 添加滑塊鎖緊塊螺釘、滑塊型芯壓板螺釘 354
5.8 創(chuàng)建澆注系統(tǒng) 357
5.8.1 設計澆注系統(tǒng) 358
5.8.2 添加澆口套、定位環(huán) 358
5.8.3 創(chuàng)建分流道 360
5.8.4 創(chuàng)建澆口 361
5.9 設計冷卻系統(tǒng) 361
5.9.1 設計冷卻系統(tǒng) 362
5.9.2 添加定模冷卻水道 362
5.9.3 添加短側視圖定模冷卻水道 364
5.9.4 添加動模平面視圖冷卻水道 366
5.9.5 添加短側視圖動模冷卻水道 368
5.10 創(chuàng)建頂出系統(tǒng) 370
5.10.1 頂出系統(tǒng)設計 370
5.10.2 添加動模平面視圖頂針圖示 371
5.10.3 添加短側視圖頂針圖示 372
5.11 創(chuàng)建模具其他機構 373
5.11.1 創(chuàng)建頂棍孔 373
5.11.2 添加支撐柱 374
5.11.3 添加拉料針 376
5.11.4 添加回位彈簧 377
5.11.5 添加限距螺釘 379
5.11.6 添加模具
第一次分型彈簧機構 381
5.11.7 添加開閉器 383
5.11.8 添加澆口套定位裝置 385
5.11.9 添加模具基準圖示 385
5.12 技能點撥 386
5.12.1 設計處理 386
5.12.2 斜銷設計技巧 387
5.12.3 設計總結 387
第6章 設計實例——滑塊中設置滑塊,遲時滑塊 389
6.1 設計思路解析 390
6.1.1 零件結構預覽 390
6.1.2 零件模具設計要求 391
6.1.3 模具設計預覽 391
6.2 模具設計準備 396
6.2.1 打開0601.dwg 397
6.2.2 復制零件視圖 397
6.2.3 清理零件視圖 398
6.2.4 添加5.5‰收縮率 399
6.2.5 移動零件視圖 399
6.3 創(chuàng)建模仁特征 400
6.3.1 復制零件動模平面視圖 400
6.3.2 復制零件定模平面視圖 401
6.3.3 修改視圖布局 402
6.3.4 計算模仁尺寸值 403
6.3.5 創(chuàng)建模仁邊界特征線 403
6.4 分型面設計 406
6.4.1 創(chuàng)建最大分型面 407
6.4.2 創(chuàng)建滑塊特征圖示(側面處) 409
6.4.3 創(chuàng)建滑塊特征圖示(角度肋處) 417
6.5 添加模架 424
6.5.1 模架選取參照 424
6.5.2 確定模架型號 425
6.5.3 復制插入模架 425
6.5.4 復制插入模仁 427
6.5.5 創(chuàng)建模仁避開角 429
6.5.6 添加模仁固定螺釘 431
6.6 設計滑塊機構 434
6.6.1 設計滑塊機構 435
6.6.2 創(chuàng)建側面滑塊機構 435
6.6.3 解析角度肋滑塊機構 453
6.6.4 創(chuàng)建角度肋滑塊機構 454
6.7 設計澆注系統(tǒng) 470
6.7.1 創(chuàng)建流道系統(tǒng) 471
6.7.2 創(chuàng)建分流道 475
6.7.3 創(chuàng)建澆口 478
6.8 設計冷卻系統(tǒng) 479
6.8.1 設計冷卻系統(tǒng) 479
6.8.2 創(chuàng)建冷卻水道布局線 480
6.8.3 復制插入冷卻系統(tǒng) 482
6.9 設計頂出系統(tǒng) 485
6.9.1 設計頂出的形式 485
6.9.2 創(chuàng)建頂針定位參照 485
6.9.3 復制插入頂針 486
6.10 添加其余模具機構 487
6.10.1 添加模具定位 487
6.10.2 添加頂棍孔 488
6.10.3 添加支撐柱 490
6.10.4 添加拉料針 492
6.11 技能點撥:實例設計總結 492
目錄:
第1章 AutoCAD設計基礎 1
1.1 AutoCAD 2008工作界面 2
1.1.1 菜單欄 3
1.1.2 標準工具欄 3
1.1.3 圖形窗口 10
1.1.4 命令窗口 10
1.1.5 狀態(tài)欄與輔助設計欄 11
1.1.6 圖層工具欄 11
1.1.7 特性工具欄 14
1.2 設置工作環(huán)境 14
1.2.1 選項 14
1.2.2 單位設置 19
1.2.3 圖形界限設置 19
1.2.4 輔助設計設置 20
1.3 鼠標操作 21
1.4 圖形繪制 22
1.4.1 繪制直線 22
1.4.2 繪制正多邊形 24
1.4.3 繪制矩形 25
1.4.4 繪制圓弧 27
1.4.5 繪制圓 30
1.4.6 繪制橢圓 32
1.4.7 創(chuàng)建塊 33
1.4.8 插入塊 34
1.4.9 填充剖面 34
1.4.10 創(chuàng)建表格 37
1.4.11 創(chuàng)建文字 39
1.5 圖形修改 40
1.5.1 選擇對象 40
1.5.2 刪除對象 41
1.5.3 復制對象 41
1.5.4 鏡像對象 42
1.5.5 偏移對象 43
1.5.6 陣列對象 44
1.5.7 移動對象 47
1.5.8 旋轉(zhuǎn)對象 48
1.5.9 縮放對象 49
1.5.10 修剪對象 50
1.5.11 延伸對象 50
1.5.12 打斷對象 51
1.5.13 合并對象 52
1.5.14 倒角特征 53
1.5.15 倒圓角特征 54
1.5.16 分解對象 55
1.6 標注工具欄 55
1.6.1 線性標注 55
1.6.2 對齊標注 56
1.6.3 坐標標注 57
1.6.4 半徑標注 58
1.6.5 折彎半徑標注 59
1.6.6 直徑標注 59
1.6.7 角度標注 60
1.6.8 基線標注 61
1.6.9 連續(xù)標注 62
1.6.10 引線標注 63
1.6.11 形位公差標注 64
1.6.12 尺寸公差標注 65
1.6.13 圓心標注 66
1.7 技能點撥:設置標注樣式 67
1.7.1 打開“標注樣式”管理器 67
1.7.2 新建標注樣式 68
1.7.3 標注樣式選項卡定義 69
第2章 模具認識與設計 74
2.1 模具的定義與認識 75
2.1.1 模具的定義 75
2.1.2 模具的認識 75
2.1.3 模具中常見的零件與特征 77
2.2 模仁定義與設計 82
2.2.1 模仁定義 82
2.2.2 模仁設計 83
2.3 分型面的定義 85
2.3.1 定義開模方向 85
2.3.2 定義最大分型線及最大分型面 86
2.3.3 常見各種分型面的處理 87
2.4 模架的認識與選用 89
2.4.1 認識大水口模架 90
2.4.2 選用大水口模架 91
2.4.3 大水口系列其他模架形式的應用 91
2.4.4 認識細水口模架 92
2.4.5 選用細水口模架 92
2.4.6 細水口系列其他模架形式的應用 93
2.4.7 簡化型細水口系列模架的應用 94
2.4.8 模架選取計算 94
2.4.9 模仁避開角計算 95
2.4.10 計算模仁固定螺釘 96
2.5 型芯機構的認識與設計 97
2.5.1 型芯機構的認識 98
2.5.2 型芯機構設計 98
2.6 滑塊機構的認識與設計 100
2.6.1 斜導柱滑塊認識及設計參數(shù) 100
2.6.2 斜導柱滑塊形式及使用場合 101
2.6.3 拔塊滑塊認識及設計參數(shù) 101
2.6.4 T型槽滑塊認識與設計參數(shù) 102
2.6.5 滑塊鎖緊方式及應用場合 103
2.6.6 滑塊型芯固定方式 104
2.6.7 滑塊導滑形式 105
2.6.8 傾斜滑塊認識與設計參數(shù) 106
2.6.9 滑塊定位形式 106
2.7 斜銷機構認識與設計 107
2.7.1 斜銷認識 107
2.7.2 斜銷機構參數(shù)設計 107
2.7.3 常見斜銷應用 108
2.7.4 斜銷座形式 110
2.8 澆注系統(tǒng)的認識與設計 110
2.8.1 冷流道澆注系統(tǒng)的認識 110
2.8.2 熱流道澆注系統(tǒng)的認識 111
2.8.3 主流道形式 111
2.8.4 主流道設計 112
2.8.5 認識分流道 113
2.8.6 設計分流道 113
2.8.7 認識澆口 114
2.8.8 澆口形式及設計 115
2.8.9 設計澆口 117
2.8.10 認識冷料穴 118
2.8.11 設計冷料穴 119
2.8.12 拉料針形式及設計 119
2.9 冷卻系統(tǒng)的認識與設計 120
2.9.1 冷卻系統(tǒng)概述 120
2.9.2 冷卻系統(tǒng)設計 121
2.9.3 冷卻系統(tǒng)形式 121
2.10 頂出系統(tǒng)的認識與設計 124
2.10.1 頂出系統(tǒng)概述 124
2.10.2 頂出系統(tǒng)形式 127
2.11 排氣系統(tǒng)的認識與設計 130
2.11.1 排氣系統(tǒng)的概述 130
2.11.2 排氣系統(tǒng)形式 131
2.12 技能點撥:模具設計流程 132
2.12.1 設計前的準備工作 132
2.12.2 塑膠模具設計過程 133
第3章 設計實例——動定!138
3.1 設計思路解析 139
3.1.1 實例零件預覽 139
3.1.2 零件模具設計要求 140
3.1.3 模具設計預覽 140
3.2 模具設計準備 142
3.2.1 打開0301.dwg 142
3.2.2 復制視圖 143
3.2.3 清理視圖 143
3.2.4 添加收縮率 145
3.2.5 移動視圖 145
3.2.6 添加中心線 146
3.3 設計模仁 147
3.3.1 復制零件動模平面視圖 147
3.3.2 旋轉(zhuǎn)復制后的動模平面視圖 148
3.3.3 復制定模平面視圖 149
3.3.4 旋轉(zhuǎn)復制后的定模平面視圖 149
3.3.5 對齊側視圖 150
3.3.6 計算模仁尺寸值 151
3.3.7 創(chuàng)建模仁邊界特征線 151
3.4 分型面設計 156
3.4.1 整理零件動定模側型腔特征線 156
3.4.2 創(chuàng)建分型面 157
3.5 設計模仁型芯結構 159
3.5.1 創(chuàng)建定模型芯 159
3.5.2 創(chuàng)建動模嵌件 163
3.5.3 創(chuàng)建動模型芯 165
3.6 添加模架 168
3.6.1 模架選取參照 169
3.6.2 確定模架型號 169
3.6.3 復制插入模架 169
3.6.4 復制插入模仁 171
3.6.5 創(chuàng)建模仁避開角 173
3.6.6 添加模仁固定螺釘 174
3.7 設計澆注系統(tǒng) 178
3.7.1 創(chuàng)建主流道 179
3.7.2 創(chuàng)建分流道 182
3.7.3 創(chuàng)建澆口 188
3.8 設計冷卻系統(tǒng) 191
3.8.1 冷卻系統(tǒng)設計解析 191
3.8.2 創(chuàng)建冷卻水道布局線 192
3.8.3 復制插入冷卻水道 196
3.9 設計頂出系統(tǒng) 199
3.9.1 頂出設計解析 199
3.9.2 創(chuàng)建頂針定位參照 199
3.9.3 復制插入頂針 200
3.10 添加其余模具機構 204
3.10.1 添加模具定位 204
3.10.2 添加頂棍孔 205
3.10.3 添加支撐柱 207
3.10.4 添加拉料針 209
3.10.5 添加回位彈簧 210
3.10.6 添加基準符號 212
3.11 技能點撥:實例設計總結 213
3.11.1 設計整理 213
3.11.2 設計總結 213
3.11.3 技巧點撥 214
第4章 設計實例——動模倒勾、斜銷,側抽 215
4.1 設計思路解析 216
4.1.1 實例零件預覽 216
4.1.2 零件模具設計要求 217
4.1.3 模具設計預覽 218
4.2 設計準備 220
4.2.1 打開0401.dwg 220
4.2.2 復制零件圖 221
4.2.3 鏡像零件圖 222
4.2.4 添加5‰的收縮率 223
4.2.5 整理零件視圖 224
4.3 創(chuàng)建模仁特征 226
4.3.1 創(chuàng)建一模兩穴布局 226
4.3.2 計算模仁尺寸與創(chuàng)建模仁邊界特征線 230
4.3.3 創(chuàng)建球拍狀型芯、定位裝置與BOSS柱型芯 236
4.4 分型面設計 242
4.4.1 創(chuàng)建模仁長側視圖分型面 242
4.4.2 創(chuàng)建模仁短側視圖分型面 244
4.5 添加模架 245
4.5.1 模架選取參照 246
4.5.2 確定模架型號 246
4.5.3 插入模架 246
4.5.4 復制插入模仁 248
4.5.5 復制插入模仁固定螺釘 251
4.6 創(chuàng)建滑塊機構 256
4.6.1 滑塊機構設計 256
4.6.2 創(chuàng)建短側視圖滑塊特征圖示 257
4.6.3 創(chuàng)建鎖緊塊特征圖示 259
4.6.4 添加滑塊回位彈簧 260
4.6.5 創(chuàng)建動;瑝K特征圖示 261
4.6.6 創(chuàng)建長側視圖滑塊特征圖示 266
4.6.7 創(chuàng)建定模平面鎖緊塊特征圖示 269
4.6.8 創(chuàng)建滑塊限位螺釘與鎖緊塊固定螺釘 270
4.7 創(chuàng)建斜銷機構 274
4.7.1 斜銷機構設計 275
4.7.2 創(chuàng)建長側視圖斜銷特征圖示 275
4.7.3 創(chuàng)建短側視圖斜銷特征圖示 277
4.7.4 創(chuàng)建動模視圖斜銷特征圖示 278
4.8 澆注系統(tǒng)設計 279
4.8.1 澆注系統(tǒng)設計 279
4.8.2 復制插入澆口套 279
4.8.3 復制插入定位環(huán) 281
4.8.4 創(chuàng)建分流道 286
4.8.5 載入潛入水頂針 288
4.9 創(chuàng)建冷卻系統(tǒng) 290
4.9.1 確定冷卻水道直徑 290
4.9.2 創(chuàng)建冷卻水道布局線 290
4.9.3 復制插入冷卻水道 293
4.9.4 載入O型圈 297
4.10 創(chuàng)建頂出系統(tǒng) 298
4.10.1 頂針布局設計 299
4.10.2 復制插入頂針 300
4.10.3 創(chuàng)建斜銷頂針 304
4.11 其余機構設計 306
4.11.1 添加限位柱 306
4.11.2 創(chuàng)建頂棍孔 308
4.11.3 創(chuàng)建支撐柱 309
4.11.4 創(chuàng)建模仁與斜銷避開角 310
4.11.5 創(chuàng)建定位裝置 312
4.11.6 添加模架基準 313
4.12 技能點撥:實例設計總結 315
4.12.1 設計處理 315
4.12.2 設計總結 316
4.12.3 技巧點撥 316
第5章 設計實例——前;瑝K、動模外斜銷 320
5.1 設計思路解析 321
5.1.1 實例零件預覽 321
5.1.2 零件模具設計要求 322
5.1.3 模具設計預覽 322
5.2 設計準備 324
5.2.1 開啟0501.dwg 324
5.2.2 復制零件視圖 325
5.2.3 整理零件視圖 325
5.2.4 添加收縮率 326
5.2.5 圖層管理視圖 326
5.3 創(chuàng)建模仁特征 327
5.3.1 一模兩穴布局 327
5.3.2 對齊側視圖 329
5.3.3 計算模仁尺寸值 330
5.3.4 創(chuàng)建模仁邊界特征線 330
5.4 分型面設計 332
5.4.1 創(chuàng)建動定模平面視圖最大分型面 333
5.4.2 創(chuàng)建側視圖最大分型面 333
5.5 設計模仁型芯結構 334
5.6 計算并調(diào)入模架 337
5.6.1 模架設計前準備 337
5.6.2 選擇模架型號 338
5.6.3 復制插入模架 338
5.6.4 復制插入模仁 339
5.6.5 創(chuàng)建動定模平面視圖模仁避開角 341
5.6.6 添加模仁固定螺釘 343
5.7 創(chuàng)建滑塊機構 345
5.7.1 滑塊機構設計 345
5.7.2 創(chuàng)建短側視圖滑塊特征圖示 346
5.7.3 創(chuàng)建定模平面滑塊、滑塊鎖緊塊特征圖示 348
5.7.4 斜銷機構設計 350
5.7.5 創(chuàng)建長側視圖斜銷特征圖示 351
5.7.6 創(chuàng)建短側視圖斜銷特征圖示 352
5.7.7 創(chuàng)建動定模平面斜銷特征圖示 353
5.7.8 添加滑塊鎖緊塊螺釘、滑塊型芯壓板螺釘 354
5.8 創(chuàng)建澆注系統(tǒng) 357
5.8.1 設計澆注系統(tǒng) 358
5.8.2 添加澆口套、定位環(huán) 358
5.8.3 創(chuàng)建分流道 360
5.8.4 創(chuàng)建澆口 361
5.9 設計冷卻系統(tǒng) 361
5.9.1 設計冷卻系統(tǒng) 362
5.9.2 添加定模冷卻水道 362
5.9.3 添加短側視圖定模冷卻水道 364
5.9.4 添加動模平面視圖冷卻水道 366
5.9.5 添加短側視圖動模冷卻水道 368
5.10 創(chuàng)建頂出系統(tǒng) 370
5.10.1 頂出系統(tǒng)設計 370
5.10.2 添加動模平面視圖頂針圖示 371
5.10.3 添加短側視圖頂針圖示 372
5.11 創(chuàng)建模具其他機構 373
5.11.1 創(chuàng)建頂棍孔 373
5.11.2 添加支撐柱 374
5.11.3 添加拉料針 376
5.11.4 添加回位彈簧 377
5.11.5 添加限距螺釘 379
5.11.6 添加模具
第一次分型彈簧機構 381
5.11.7 添加開閉器 383
5.11.8 添加澆口套定位裝置 385
5.11.9 添加模具基準圖示 385
5.12 技能點撥 386
5.12.1 設計處理 386
5.12.2 斜銷設計技巧 387
5.12.3 設計總結 387
第6章 設計實例——滑塊中設置滑塊,遲時滑塊 389
6.1 設計思路解析 390
6.1.1 零件結構預覽 390
6.1.2 零件模具設計要求 391
6.1.3 模具設計預覽 391
6.2 模具設計準備 396
6.2.1 打開0601.dwg 397
6.2.2 復制零件視圖 397
6.2.3 清理零件視圖 398
6.2.4 添加5.5‰收縮率 399
6.2.5 移動零件視圖 399
6.3 創(chuàng)建模仁特征 400
6.3.1 復制零件動模平面視圖 400
6.3.2 復制零件定模平面視圖 401
6.3.3 修改視圖布局 402
6.3.4 計算模仁尺寸值 403
6.3.5 創(chuàng)建模仁邊界特征線 403
6.4 分型面設計 406
6.4.1 創(chuàng)建最大分型面 407
6.4.2 創(chuàng)建滑塊特征圖示(側面處) 409
6.4.3 創(chuàng)建滑塊特征圖示(角度肋處) 417
6.5 添加模架 424
6.5.1 模架選取參照 424
6.5.2 確定模架型號 425
6.5.3 復制插入模架 425
6.5.4 復制插入模仁 427
6.5.5 創(chuàng)建模仁避開角 429
6.5.6 添加模仁固定螺釘 431
6.6 設計滑塊機構 434
6.6.1 設計滑塊機構 435
6.6.2 創(chuàng)建側面滑塊機構 435
6.6.3 解析角度肋滑塊機構 453
6.6.4 創(chuàng)建角度肋滑塊機構 454
6.7 設計澆注系統(tǒng) 470
6.7.1 創(chuàng)建流道系統(tǒng) 471
6.7.2 創(chuàng)建分流道 475
6.7.3 創(chuàng)建澆口 478
6.8 設計冷卻系統(tǒng) 479
6.8.1 設計冷卻系統(tǒng) 479
6.8.2 創(chuàng)建冷卻水道布局線 480
6.8.3 復制插入冷卻系統(tǒng) 482
6.9 設計頂出系統(tǒng) 485
6.9.1 設計頂出的形式 485
6.9.2 創(chuàng)建頂針定位參照 485
6.9.3 復制插入頂針 486
6.10 添加其余模具機構 487
6.10.1 添加模具定位 487
6.10.2 添加頂棍孔 488
6.10.3 添加支撐柱 490
6.10.4 添加拉料針 492
6.11 技能點撥:實例設計總結 492
本類欄目導航
熱門推薦
點擊排行
猜你還喜歡
-
API 510-2014 壓力容器檢驗規(guī)范:在用檢驗、定級、修
- 所屬分類:其他資料
- 更新時間:2023-12-30
- 瀏覽次數(shù):0
- API 510-2014 壓力容器檢驗規(guī)范:在用檢驗、定級、修(正版) API 510-2014 壓力容器檢驗規(guī)范:在用檢驗、定級、修理和改造(中文版)
-
中文版Photoshop CC數(shù)碼照片常見問題處理手冊
- 所屬分類:Photoshop教程
- 更新時間:2021-11-18
- 瀏覽次數(shù):0
- 中文版Photoshop CC數(shù)碼照片常見問題處理手冊這是《PScc技術大全》附贈手冊其一,中文版Photoshop CC數(shù)碼照片常見問題處理手冊,全書為彩色印刷,內(nèi)容詳實,基本所有的常見問題都有所收錄,尤其是對“如何祛斑”有較為詳盡的描述,基本可以應付常見的數(shù)馬圖片處
-
AUTOCAD.2012中文版室內(nèi)裝潢設計入門與提高
- 所屬分類:AutoCAD教程
- 更新時間:2021-09-10
- 瀏覽次數(shù):0
- AUTOCAD.2012中文版室內(nèi)裝潢設計入門與提高
-
AutoCAD 2012中文版室內(nèi)設計基礎入門與項目實踐
- 所屬分類:AutoCAD教程
- 更新時間:2021-09-10
- 瀏覽次數(shù):0
- AutoCAD 2012中文版室內(nèi)設計基礎入門與項目實踐
-
SME鍋爐及壓力容器規(guī)范第Ⅱ卷材料A篇鐵基材料中文版08
- 所屬分類:其他資料2
- 更新時間:2021-09-01
- 瀏覽次數(shù):0
- SME鍋爐及壓力容器規(guī)范第Ⅱ卷材料A篇鐵基材料中文版08SME鍋爐及壓力容器規(guī)范第Ⅱ卷材料A篇鐵基材料中文版08增補
-
AISC341-10-2010美國鋼結構建筑抗震規(guī)范(中文版翻譯
- 所屬分類:建筑文件
- 更新時間:2020-05-19
- 瀏覽次數(shù):0
- AISC341-10-2010美國鋼結構建筑抗震規(guī)范(中文版翻譯美國鋼結構建筑抗震規(guī)定2010版中文翻譯,AISC 360-10是美國普通鋼結構建筑的設計標準,主題是:高強度地震應用的結構鋼和符合結構鋼/鋼筋混凝土建筑系統(tǒng)的設計和建造。
-
1_NVivo11中文版起步使用手冊
- 所屬分類:其他資料2
- 更新時間:2020-05-14
- 瀏覽次數(shù):0
- 1_NVivo11中文版起步使用手冊本指南將幫助您初步了解和掌握適用于 Windows 的 NVivo 11 Plus。本指南為重要的任務提供了逐步過 程,并建議了一些想法和技術來幫助您推進項目順利展開。 本指南介紹 NVivo Plus —— 用于分析各種形式非結構化數(shù)據(jù)
-
SWMM中文版操作手冊
- 所屬分類:其他資料2
- 更新時間:2020-04-20
- 瀏覽次數(shù):0
- SWMM中文版操作手冊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環(huán)境保護署) 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是一個動態(tài)的降水-徑流模擬模型,主要用于模擬城市某一單一降水事件或長期的水量和水質(zhì)模擬。其徑流模
-
最新AUTOCAD 2010中文版建筑設計標準教程
- 所屬分類:建筑資料
- 更新時間:2020-03-24
- 瀏覽次數(shù):0
- 最新AUTOCAD 2010中文版建筑設計標準教程最新AUTOCAD 2010中文版建筑設計標準教程 中國青年出版社 建筑設計類PDF 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軟件 AUTOCAD 2010軟件教材
-
ASCE-7-10美國建筑荷載規(guī)范(中文版)
- 所屬分類:建筑文件
- 更新時間:2020-02-25
- 瀏覽次數(shù):0
- ASCE-7-10美國建筑荷載規(guī)范(中文版)ASCE-7-10美國建筑荷載規(guī)范(中文版)
-
中文版AutoCAD2007實用教程-三維繪制基礎與簡單圖形的
- 所屬分類:巖土工程
- 更新時間:2024-01-10
- 瀏覽次數(shù):6
- 中文版AutoCAD2007實用教程-三維繪制基礎與簡單圖形的中文版AutoCAD2007實用教程-三維繪制基礎與簡單圖形的繪制
-
中文版AutoCAD2007實用教程-繪制三維網(wǎng)格和實體
- 所屬分類:巖土工程
- 更新時間:2024-01-10
- 瀏覽次數(shù):4
- 中文版AutoCAD2007實用教程-繪制三維網(wǎng)格和實體中文版AutoCAD2007實用教程-繪制三維網(wǎng)格和實體
-
中文版cad2007實用教程
- 所屬分類:巖土工程
- 更新時間:2023-12-20
- 瀏覽次數(shù):10
- 中文版cad2007實用教程中文版cad2007實用教程
水利工程:
水利施工方案
水利考試
水利專業(yè)資料
水利軟件
水利論文
安裝工程:
設備安裝圖紙
安裝工程專業(yè)資料
安裝施組設計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