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響時間設計
第5章 室內(nèi)音質(zhì)設計 5.1 5.2 5.3 5.4 5.5 音質(zhì)評價標準 容積確定 體型設計 混響時間設計 典型建筑聲學設計要點及案例分析
5.4 混響時間設計
具體內(nèi)容:
1)選擇最佳混響時間及其頻率特性(根據(jù)使用功能); 2)混響時間計算(體積和吸聲量計算); 3)室內(nèi)裝修材料的選擇與布置。
客觀量——標準
http:///
一、最佳混響時間T60及T60頻率特性曲線
(一)最佳混響時間T60 1、定義:中頻500Hz所對應的混響時間。
根據(jù)大量的、經(jīng)過主觀評價認為音質(zhì) 良好的觀眾廳進行T60測定,所得到的 500HzT60的統(tǒng)計值。
常用最佳混響時間(秒) 音樂廳 劇院 1.8~2.2 1.4~1.7
多功能
電影院 錄音室
1.0~1.3
0.8~1.0 0.3~0.4
2、特點:與使用功能、容積有關(guān)
1)房間用途不同,最佳混響時間也不同:用于語言的房間—— 報告廳、會議室等,最佳混響時間要比用于音樂的房間(音樂廳、 歌劇院)短。 2)房間容積不同,最佳混響時間也不同:房間容積大的,最佳
混響時間要比容積小的長。
功能+容積
房 間 用 途 音樂廳 歌劇院 多功能廳 話劇院、會堂 普通電影院 立體聲電影院 多功能綜合性體育館 音樂錄音室(自然混響)
RT(s) 1.6~2.1 1.4~1.6 1.1~1.4 0.9~1.3 0.8~1.1 0.45~0.9 1.4~2.0 1.2~1.6
房 間 用 途 強吸聲錄音室 電視演播室 語言 音樂 電影同期錄音棚 語言錄音室 琴室 教室、講演室 視聽教室 語言 音樂
RT(s) 0.3~0.6 0.4~0.7 0.6~1.0 0.4~0.8 0.25~0.4 0.3~0.6 0.8~1.0 0.4~0.8 0.6~1.0
各類建筑混響時間適當范圍(500與1kHz平均值)
(二)最佳混響時間T60的頻率特性: ——各個頻率的混響時間T60 以頻率為橫坐標,以各個頻率混響時間T60與500Hz時的比率為縱坐 標。 1、語言類: ——語言用房,尤其是播音室,為提高語言清晰度,混響時間頻率 特性曲線以平直為好。 計算混響時間頻率: 125Hz,250Hz,500Hz, 1000Hz ,2000Hz ,4000Hz —— 6個倍頻程的中心頻率。
2、音樂類: ——音樂用房,為增加豐滿度、渾厚感,應提高低頻 混響時間;而高頻(2000~ 4000Hz)的混響時間應與中 頻相同(實際上略低于中頻)。 計算混響時間頻率: 63 Hz、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 4000Hz、8000Hz —— 8個倍頻程的中心頻率。
推薦的混響時間頻率特性
二、混響時間的計算 步驟: (1)結(jié)合房間使用要求,確定混響時間及其頻率特性的設計值。 (2)根據(jù)設計完成的體型,計算出房間的容積V和內(nèi)表面積S。
(3)根據(jù)混響時間計算公式求出房間平均吸聲系數(shù)。
多采用改進的伊林公式:
T60
0.161 V ? ? S ln(1 ? ? ) ? 4mV
4mV——空氣吸收衰減系數(shù),在2000Hz以上考慮空氣的 吸收。
空氣吸收衰減系數(shù)4m
值
(室內(nèi)溫度20℃,相對濕度60%)
頻率(Hz)
2000
室內(nèi)對濕度 30% 0.012 40% 0.01 50% 0.01 60% 0.009
4000 6300
0.038 0.084
0.029 0.062
0.024 0.05
0.022 0.043
(4)房間所需增加吸聲量:所需總吸聲量—固有吸聲量。 (5)選擇適當吸聲材料及結(jié)構(gòu),確定面積——滿足所需增 加吸聲量及頻率特性。
觀眾廳混響時間計算表(V=5400m3,=2480m2)
號
目
做法
(m2) a
125Hz Sa a
250Hz Sa a
500Hz Sa a
1000Hz Sa a
2000Hz Sa
4000Hz a Sa
1
觀 眾 及 座 椅
1000 人 按人數(shù) 計算吸 聲量 4mm 厚 FC 板 大 空腔 三夾板 后 空 50mm 9.5mm 厚穿孔 石膏板 8% 板后 貼桑皮 紙空腔 50mm 水泥抹 面 900
0.19
190
0.23
230
0.32
320
0.35
350
0.47
470
0.42
420
2
吊 頂 墻 面
0.25
225
0.1
90
0.05
45
0.05
45
0.06
54
0.07
63
3
150
0.21
31.5
0.73
109.5
0.21
31.5
0.19
28.5
0.08
12
0.12
18
4
墻 面
100
0.17
17
0.48
48
0.92
92
0.75
75
0.31
31
0.13
13
5 6 7
8
墻 面
走道 樂池
376 340 28 130
0.02 0.02 0.16 0.3
7.5 6.8 4.5 39
0.02 0.02 0.15 0.35
7.5 6.8 4.2 45.5
0.02 0.02 0.1 0.4
7.5 6.8 2.8 52
0.03 0.03 0.1 0.45
11.3 11.6 2.8 58.5
0.03 0.03 0.1 0.5
11.3 11.6 2.8 65
0.03 0.03 0.1 0.5
11.3 11.6 2.8 65
混凝土 面
木板門 舞臺口 耳光口 面光口 送、回 風口
門 開 口
通風 口
9
6
0.8
4.8
0.8
4.8
0.8
4.8
0.8
4.8
0.8 48.6
4.8
0.8 118.8 1.06
4.8
4mV
T60
1.47
1.41
1.36
1.3
1.06
三、選擇與布置室內(nèi)裝修材料 1、掌握各種吸聲材料與結(jié)構(gòu)的吸聲性能; 2、吸聲材料與結(jié)構(gòu)的位置確定 1)應注意低、中、高頻吸聲的平衡,同時兼顧建筑裝飾效 果。 2)舞臺周圍墻面、天花、側(cè)墻下部應布置反射材料,以便 向觀眾席提供早期反射聲。
3)觀眾廳后墻宜布置吸聲材料或結(jié)構(gòu),以消除回聲干擾。 如所需吸聲量較多,可布置在大廳中后部天花、側(cè)墻上 部。
4)有高大舞臺空間的演出廳,觀眾廳和舞臺空間通過舞
臺開口成為“耦合空間”。 當舞臺空間吸聲較少時——就會將較多混響聲返回 給觀眾廳,使大廳清晰度降低。 舞臺空間應有適當吸聲!刮枧_空間混響時間 與觀眾廳基本相同為宜。 5)耳光室、面光室,內(nèi)部應適當吸聲,使耳光口、面光 口成為一個吸聲口。
6)座椅吸聲
聲學要求:坐人與不坐人時相比吸聲量變化不大,以保 證觀眾廳有穩(wěn)定的音質(zhì)。 具體要求:座椅靠背后板為厚夾板或鋼板,靠背軟墊不 到邊,座椅底面可穿孔,但穿孔率須大于15%。
觀眾席座椅吸聲:座椅每座吸聲量
頻率(Hz) 吸聲量(m )
2
125 0.25~0.35
250 0.30~0.40
500 0.40~0.50
1000 0.40~0.50
2000 0.40~0.50
4000 0.40~0.50
日期:2005.4.028 125 面積 頂棚(石膏板 吊頂) 舞 臺 區(qū) 地 面 (木地面) 觀眾座椅吸聲
某
報告廳混響時間設計計算表 250 500 1k
項目名稱: 2k 4k
t60 計算 備 注
α
0.2 0.01 0.3
A
61.8 0.21 95.7
α
0.15 0.01 0.35
A
46.35 0.21 111.65
α
0.1 0.01 0.4
A
30.9 0.21 127.6
α
0.07 0.02 0.45
A
21.63 0.43 143.55
α
0.05 0.02 0.5
A
15.45 0.43 159.5
α
0.02 0.02 0.48
A 6.18 0.43 153.1 2 36.75 3.1 5.85
頂部
309 21.4 319
地面
其余地面(地 毯) 織物窗簾 木條板結(jié)構(gòu) 其它墻面 ( 柱石 材或鋁塑板)
147 62 117
0.1 0.05 0.2
14.7 3.1 23.4
0.12 0.05 0.1
17.64 3.1 11.7
0.12 0.06 0.05
17.64 3.72 5.85
0.2 0.05 0.05
29.4 3.1 5.85
0.25 0.05 0.05
36.75 3.1 5.85
0.25 0.05 0.05
立面
木條穿孔板吸 聲結(jié)構(gòu) 門 空氣吸收修正 平均吸聲系數(shù) 總吸聲量
26
0.1
2.6
0.08
2.08
0.05
1.3
0.04
1.04
0.03
0.78
0.02
0.52
148 15
0.3 0.25 0
44.4 3.75 0 0.249
0.35 0.15 0
51.8 2.25 0 0.246 246.78
0.65 0.1 0
96.2 1.5 0 0.284
0.65 0.08 0.003 0.302 302.4
96.2 1.2 4.3
0.35 0.07 0.009
51.8 1.05 12.89
0.25 0.04 0.02 2
37 0.6 31.5
p=10%
室內(nèi)總面 積 (m2) 1002 室內(nèi)容積 (m3)
0.274 274.71
0.243 243.55
249.66
284.92
混響時間 (T60)
0.81
0.82
0.7
0.64
0.7
0.75
1432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0 125 250 500 0.81 0.82 0.70 0.70 2k 0.75 4k 混響時間頻率特性曲線
0.64 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