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民國軍閥第一府宅大帥府》的作者、沈陽張氏帥府博物館副館長曲香昆。“張氏帥府是 張作霖 、張學(xué)良父子花了20多年的時間建造的,在裝飾上有三絕,即磚雕、石雕、壁畫,而石雕是帥府最具特色的。百余幅石雕組成的藝術(shù)長廊上,大多數(shù)石雕都鐫刻著詩詞和創(chuàng)作者的名字。而這兩幅石雕是最珍貴和重要的。”
原來,“ 蘇武牧羊 ”的石雕在大帥府三進(jìn)院正房檻墻東側(cè)正中央,畫面中兩只山羊和一只綿羊在兩棵桑樹下歇息、吃草,畫面雕刻雋永、形象生動。題款為“海上牧羝夸蘇武”印款“鉄邑水西”,這就是“ 蘇武牧羊 ”典故。
“ 蘇武牧羊 ”是中國典型的愛國故事,它流傳兩千多年,熏陶和感染無數(shù)的中華兒女為國奮起、為國捐軀。 張作霖 如此的重視這個典故,將其置于三進(jìn)院內(nèi)宅,目的就是想讓自己和子女能夠經(jīng)?吹剿,受其熏陶,培育愛國情懷。
曲香昆介紹,縱觀 張作霖 的一生,我們還找不出 張作霖 投靠日本,出賣國家權(quán)益的事。透過人們的口口相傳,我們知道更多的是 張作霖 如何和日本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他統(tǒng)治東北期間,日本想要得到的利益始終無法得到,甚至在許多方面得到抑制。也正因?yàn)槿绱耍?張作霖 才遭到日本人的暗算。他自己也常說過:“我不能做讓子孫抬不起頭來的事情。”
翻開歷史,在九一八事變中和偽滿洲國期間, 張作霖 的眾多子女中,沒有一個變成漢奸,即使是他二哥張作孚的兒子張學(xué)成變成漢奸,張學(xué)良也能做到大義滅親,命令手下將其擊斃。 張作霖 的四子張學(xué)思走上了革命道路成為中國人民海軍參謀長,這固然與張學(xué)思個人努力密切相關(guān),但也不能不歸功于 張作霖 之所言、所行、所居。因此我們有理由斷定這幅“海上牧羝夸蘇武”最能反映 張作霖 的愛國情懷。
與“ 蘇武牧羊 ”相對應(yīng)的西側(cè)正中央就是“堂下易牛笑齊宣”石雕。畫面中三只牛在一株大桑樹周圍或仰天嗷叫,或在覓食,或在奔跑,題款是“堂下易牛笑齊宣”。
曲香昆說,多年以來雖然感覺這幅石雕非常重要,但不知道“堂下易牛笑齊宣”的典故是什么意思,十余年過去了,總算在古書中《孟子·梁惠王上》里找到了這個典故。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就是:孟子說:“我聽胡齕說:‘您坐在大殿上,有個人牽牛從殿下走過,你看見這個人,問他把牛牽到哪里去?那個人說準(zhǔn)備用它祭祀。’大王您說‘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副恐懼發(fā)抖的樣子,好像無罪而處死它。’那個人問道:‘那要廢棄祭祀儀式嗎?’您說‘哪能廢呢?用羊來替換它吧。’”這就是齊宣王堂下易牛的典故。它昭示了齊宣王假慈悲、掩耳盜鈴的內(nèi)心世界。
這則歷史典故并不常見,但 張作霖 偏偏選擇了這個典故,還把它鑲嵌在三進(jìn)院正房檻墻上,顯然這不是給外人看的,而是給自己的家人看的。
張作霖 用這則典故提醒自己和家人做人不可以學(xué)齊宣王那樣,假仁假意、假慈悲,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堂下易牛笑齊宣”的典故也形象地道出了 張作霖 的真男人、真作為的內(nèi)心世界。
張作霖 是個心胸坦蕩的人,他對屬下往往直抒胸臆,對朋友也能做到真誠面對,對敵手有時也能慈悲為懷。他在大帥府的辦公室里懸掛自己親書的條幅:“書有未曾經(jīng)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由此可以看出 張作霖 做人的情懷。張勛復(fù)辟的時候,有人認(rèn)為他也是個復(fù)辟者,就向他投擲炸彈要炸死他,他本人安然無恙,但卻炸傷了他的隨從。刺客被捕之后, 張作霖 問刺客:“你為什么要刺殺我?”刺客說:“你要復(fù)辟。” 張作霖 坦然地說:“我不是個復(fù)辟者,我今天放了你,日后我要是復(fù)辟,你可以再次刺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