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勘察中建(構)筑物調查的方法
地鐵勘察中建(構)筑物調查的方法
摘要 本文介紹了地鐵勘察中建(構)筑物調查的思路、流程、調查內容、調查方法和調查報告的內容及組成。
關鍵詞 地鐵勘察;建(構)筑物;建(構)筑物調查
0 引言
隨著越來越多的地鐵建設,地鐵勘察作為一個重要的領域,使勘察單位與地鐵建設有了越來越多地接觸。建(構)筑物調查正是地鐵勘察中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關系到地鐵工程的選線和工法的選擇,也關系到臨近建(構)筑物的安全和施工中應采取的保護措施。由于地鐵大都通過繁華的鬧市,所經(jīng)線路地上高樓林立,地下建(構)筑物密集,涉及的產權單位也較多,目前也無專門規(guī)范介紹建(構)筑物調查的方法和尺度,這就需要地鐵勘察單位在建(構)筑物調查前要進行細致、周密的安排,在工作中一定要理清思路、抓住重點、合理分工、統(tǒng)一協(xié)作。以某地鐵建(構)筑物調查為例,介紹地鐵勘察中建(構)筑物調查的思路和方法。
1 建(構)筑物的調查內容
建構筑調查是地鐵勘察的一項重要內容,也區(qū)別于其它行業(yè)勘察的內容。由于地鐵沿線所經(jīng)過的建(構)筑物較多,線路中心線外50m范圍內的建(構)筑物都是調查的范圍。建(構)筑物調查的對象包括:地上建筑物,地下構筑物,橋涵,河道,湖泊,水庫,鐵路,公路,市政道路,高壓線塔等。調查的內容包括:建筑物性質,結構形式,層數(shù)(包括地上和地下),基礎形式(樁基礎包括:樁位平面布置、樁長、直徑、荷載傳遞特征、基礎形式承臺及拉梁尺寸;箱基包括:外輪廓尺寸、結構尺寸、承載力,獨立基礎及條基材料、尺寸、承載力),埋深和竣工時間。地下構筑物的圍護及主體結構形式、圍護結構深度、外廓尺寸、主體結構尺寸、底板面標高等.橋涵的型式,橋跨布置,墩臺基礎形式,樁位布置,樁長,設計荷載大小,荷載傳遞特征(摩擦樁、端承樁)等。河道的河寬、河深、基礎和河岸結構形式、標高、通航要求等。湖泊和水庫的長、寬、水深、水位標高、底標高、沖刷線等。鐵路、公路、市政道路的道路寬度、路基路面結構形式、交通狀況、附屬設施等。
2 建(構)筑物的思路
由于沿線建(構)筑物密集,調查工作量很大,為保證調查工作的工期和質量,需配備足夠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并制訂出詳細的調查計劃和質量要求。調查工作的安排采取“分段進行、職責到人”的模式,實施過程中應貫徹“由簡單到復雜、由地上到地下、由已知到未知”的工作思路。
3 建(構)筑物的調查的方法
建(構)筑物調查流程為:建(構)筑物分類—現(xiàn)場調查—搜集資料—探測詳查—資料整理—編制調查報告。
3.1 建(構)筑物分類
仔細研究設計要求,在1:500~1:2000的地鐵平面圖上,圈定建(構)筑物調查范圍,并根據(jù)不同的建(構)筑物和調查內容設計不同的建(構)筑物調查表,將沿線調查范圍內的建(構)筑物按調查內容進行分類編號,編號后將所有的平面圖所反映的信息填寫在相應的建(構)筑物調查表上,以便進行有針對的調查和核實。分類應按照建(構)筑物的調查內容進行分類,如果調查內容相同,調查的建(構)筑物可進行細分,如地上建(構)筑物可分為低層、多層、高層、高聳等不同的種類,如此分類為使調查時重點突出,層次分明。
3.2 現(xiàn)場調查
現(xiàn)場調查可按建(構)筑物類型分類調查,也可沿著地鐵線路逐個進行調查。現(xiàn)場調查采用走訪、觀察、詢問、記錄、測繪、照(錄)相等調查方法進行。對沿線調查范圍內的建(構)筑物逐個進行記錄,對平面圖中的建(構)筑物進行核實,特別注意平面圖上標識不詳細及與實際情況有出入的建(構)筑物,并將建(構)筑物的基本情況按分類編號填寫到相應的建(構)筑物調查表中。調查中要詢問建(構)筑物的產權單位及聯(lián)系電話、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物業(yè)聯(lián)系電話等所有信息,以便日后完善調查節(jié)省時間。調查做到要腿勤、嘴勤、手勤,對建(構)筑物的情況做全面、細致的調查記錄。
3.3 搜集資料
3.3.1 收集資料的內容
1)針對房屋建筑,淺基礎應收集基礎平面圖、結構圖、設計說明等,深基礎需收集基礎竣工圖紙、基礎平面圖、樁位布置圖、承臺平面布置圖、樁結構施工圖、設計總說明等;
2)針對地下構筑物(包括被拆除構筑物基礎),應收集竣工圖紙、結構平面、剖面、設計說明等。加油站及地下油庫應重點調查;
3)針對橋涵,應收集橋梁竣工圖紙(和軌道交通相關部分);
4)針對河道,應收集相關竣工圖紙并結合現(xiàn)場調查;
5)針對水庫及湖泊,應收集水庫和湖泊的平面尺寸、水深、水位標高、底標高、沖刷線等資料;
6)針對鐵路、公路、市政道路,應收集相關竣工圖紙并結合現(xiàn)場調查。
3.3.2 收集資料的方法
1)檔案館查閱。房屋建筑、地下構筑物等的資料大都可以通過此渠道收集,可以通過復印、翻閱或拍照等方式填寫建(構)筑物調查表并收集上述相關圖紙;
2)向產權單位收集。一些專業(yè)性很強的建(構)筑物資料不在檔案館,可通過產權單位索取,產權單位主要有城建局、水利局、人防辦、航道管理處、公路局、鐵路局工務段、高速公路產權部門等;
3)通過物業(yè)部門收集。一般物業(yè)單位都留存每個建筑物的設計圖紙,對一些大型住宅小區(qū),小區(qū)物業(yè)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收集資料的部門;
4)向設計單位借閱。建(構)筑物的設計和施工圖紙在原設計單位都有存檔,如果能打聽到建(構)筑物的設計單位,找設計部門溝通或去設計單位的檔案館查閱資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5)向使用者或當?shù)厝罕娫儐。對于一些建成時間較長可能無檔案的建(構)筑物,產權不清楚的建(構)筑物,還應特別注意走訪使用者和當?shù)厝罕?以了解沿線的建筑歷史,查清可能存在的地下障礙物,及時填寫建(構)筑物調查表。
3.4 探測詳查
對于個別重點調查的地下建(構)筑物如果資料、圖紙收集不全或收集不到,而要求必需提供詳細資料時,可通過探測詳查來處理,探測詳查采用物探、測量,必要時采取挖探的方法進行。
探測方法的選取要根據(jù)現(xiàn)場普查得到的地下建(構)筑物基本情況、探測內容確定,優(yōu)先采用物探方法,需要準確定位時進行測量,當物探方法不適用或不能探測清楚并且現(xiàn)場有挖探條件時,可采用挖探法查明。
3.5 建(構)筑物調查報告
根據(jù)調查分析沿線重要建(構)筑物的地基條件、基礎類型、上部結構和使用狀態(tài),并結合收集到的各種設計圖紙和照片等資料,編制建構筑調查報告并分類整理各種建(構)筑物的圖紙。建(構)筑物報告組成如下:
1)文字報告。文字報告主要介紹建構筑調查的經(jīng)過、調查方法、調查的內容,并分類列出調查和測量的沿線周圍建(構)筑物的詳細內容;
2)附表。附表主要表格為建(構)筑物調查表,該表可按地鐵里程由大到小排序,也可按建(構)筑物的類別進行分類排序。附表中應包括附圖的頁碼及附圖的內容,以便查閱;
3)附圖。附圖包括各種收集到的圖紙、測量的圖紙、探查詳查的圖紙、拍攝的現(xiàn)場照片、資料照片等,每個建(構)筑物的附圖應連續(xù),全線的建構筑調查附圖可按建(構)筑物的類別分類,也可按地鐵里程由大到小排序。
4 結論
由于建(構)筑物調查所涉及的部門較多,收集資料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些建構筑根本就沒有設計圖紙,這就給建(構)筑物的調查帶來很多困難,往往一個建構筑的調查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故建(構)筑物的調查是需勘察單位留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專門調查,調查結束后還需留有專門的補充和完善時間。
參考文獻
[1]GB50307-1999 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S].
[2]GB50157-2003 地鐵設計規(guī)范[S].
[3]CJJ61-2003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guī)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