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

 

權 利 要 求 書

1. 一種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包括釜體(1)和攪拌軸(2),釜體(1)頂部設有進料口,釜體(1)底部設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2)轉動連接在釜體(1)的頂壁上,釜體(1)頂壁將攪拌軸(2)分隔為釜內段和釜外段,攪拌軸(2)的釜外段與設在釜體(1)頂部的動力裝置動力連接;攪拌軸(2)設有軸向的貫通腔(3),攪拌軸(2)的釜內段上至少設有兩條豎直設置且連通釜體內腔和貫通腔(3)的安裝槽(4),所述安裝槽(4)的槽壁上鉸裝多根自上而下間隔設置的攪拌臂(32),所述攪拌臂(32)的外端伸向釜體側壁、其內端與滑動連接在貫通腔(3)內的拉桿

(5)鉸接,拉桿(5)上端伸出貫通腔(3),拉桿(5)的伸出端與設在釜體(1)頂部的推拉裝置動力連接以實現所述攪拌臂(32)的上下擺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貫通腔(3)的下端通過支臂連接有滑座(6),拉桿(5)的下端部段滑動連接在滑座(6)上,拉桿

(5)的上端部段連接有與貫通腔(3)內壁滑動密封配合的活塞(7)。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1)的內壁上設有多條向釜體(1)內部突出的凸棱(8)。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裝置包括支架(9)和連接在其上的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拉桿(5)通過連接其上端部的移動轉動轉換機構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動力連接。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轉動轉換機構包括用于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連接的外殼和用于與拉桿(5)連接的轉軸,轉軸轉動連接在外殼內。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轉動轉換機構包括用于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連接的連桿和用于與拉桿(5)連接的連接套,連接套的內腔設有環(huán)臺,連桿伸入連接套的內腔,連桿伸入端具有一頭部,頭部和環(huán)臺的內側面之間設有鋼珠,連桿上裝有貼靠在環(huán)臺外側面上的推力軸承,推力軸承由螺接在連桿外伸段上的鎖緊套鎖定。

7.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轉動轉換機

構包括用于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連接的連桿和用于與拉桿(5)連接的連接套,連接套的內腔設有環(huán)臺,連桿伸入連接套的內腔,連桿伸入段上套裝有分別位于環(huán)臺兩側的兩個推力軸承,連桿的外伸段具有一將貼靠在環(huán)臺外側面上的推力軸承鎖定的頭部,貼靠在環(huán)臺的內側面上的推力軸承,由螺接在連桿內伸段上的鎖緊套鎖定。

8. 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裝置包括支架(9)和連接在其上的電磁鐵(10),電磁鐵(10)通過權利要求5、6和7中所述的任一結構的移動轉動轉換機構與拉桿(5)連接,移動轉動轉換機構或拉桿(5)上連接有拉簧,拉簧的下端與攪拌軸(2)的釜外段連接。

說 明 書

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應釜,具體涉及一種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

背景技術

現有的反應釜,包括釜體,釜體上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釜體上轉動連接有伸入釜體內腔且由連接在釜體頂部的動力裝置驅動的攪拌軸,攪拌軸上連接有攪拌臂。上述結構的反應釜,其攪拌軸和攪拌臂的位置相對不變,存在料液混勻速度慢、混勻效果差的缺陷。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料液混勻速度快、混勻效果好的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如下結構的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包括釜體和攪拌軸,釜體頂部設有進料口,釜體底部設有出料口,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攪拌軸轉動連接在釜體的頂壁上,釜體頂壁將攪拌軸分隔為釜內段和釜外段,攪拌軸的釜外段與設在釜體頂部的動力裝置動力連接;攪拌軸設有軸向的貫通腔,攪拌軸的釜內段上至少設有兩條豎直設置且連通釜體內腔和貫通腔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槽壁上鉸裝多根自上而下間隔設置的攪拌臂,所述攪拌臂的外端伸向釜體側壁、其內端與滑動連接在貫通腔內的拉桿鉸接,拉桿上端伸出貫通腔,拉桿的伸出端與設在釜體頂部的推拉裝置動力連接以實現所述攪拌臂的上下擺動。

所述貫通腔的下端通過支臂連接有滑座,拉桿的下端部段滑動連接在滑座上,拉桿的上端部段連接有與貫通腔內壁滑動密封配合的活塞。

所述釜體的內壁上設有多條向釜體內部突出的凸棱。

所述推拉裝置包括支架和連接在其上的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拉桿通過連接其上端部的移動轉動轉換機構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動力連接。

所述移動轉動轉換機構包括用于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連接的外殼和用于與拉桿連接的轉軸,轉軸轉動連接在外殼內。

所述移動轉動轉換機構包括用于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連接的連桿和用于與拉桿連接的連接套,連接套的內腔設有環(huán)臺,連桿伸入連接套的內腔,連桿伸入端具有一頭部,頭部和環(huán)臺的內側面之間設有鋼珠,連桿上裝有貼靠在環(huán)臺外側面上的推力軸承,推力軸承由螺接在連桿外伸段上的鎖緊套鎖定。

所述移動轉動轉換機構包括用于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連接的連桿和用于與拉桿連接的連接套,連接套的內腔設有環(huán)臺,連桿伸入連接套的內腔,連桿伸入段上套裝有分別位于環(huán)臺兩側的兩個推力軸承,連桿的外伸段具有一將貼靠在環(huán)臺外側面上的推力軸承鎖定的頭部,貼靠在環(huán)臺的內側面上的推力軸承,由螺接在連桿內伸段上的鎖緊套鎖定。

所述推拉裝置包括支架和連接在其上的電磁鐵,電磁鐵通過權利要求5、6和7中所述的任一結構的移動轉動轉換機構與拉桿連接,移動轉動轉換機構或拉桿上連接有拉簧,拉簧的下端與攪拌軸的釜外段連接。

上述結構的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攪拌臂隨攪拌軸轉動對料液進行攪拌時,還可在推拉裝置和拉桿的帶動下實現上下擺動,增大了攪拌幅度,可以加快料液的混合速度和達到好的混勻效果,從而可以縮短反應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綜上所述,該結構的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具有料液混勻速度快、混勻效果好的優(yōu)點,能帶來縮短反應時間,提高生產效率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沿圖1中A-A線的剖視圖;

圖3是第一種移動轉動轉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第二種移動轉動轉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第三種移動轉動轉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另一種結構形式的推拉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和圖2所示,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包括釜體1,釜體1頂部一側設有進料口11,釜體1底部中心部位設有出料口12,釜體1的內壁上設有多條向釜體1內部突出的凸棱8,多條凸棱8豎直設置且均布在釜體1的內壁上。釜體1的頂壁上轉動連接有攪拌軸2,攪拌軸2在釜體1上轉動連接的方式與現有反應釜相同,例如在釜體1的頂壁上固接軸承座,攪拌軸2通過軸承與軸承座轉動連接,軸承座上設有密封圈以實現攪拌軸2與釜體1間的密封,具體結構在此不再贅述;釜體1頂壁將攪拌軸2分隔為釜內段和釜外段,攪拌軸2的釜外段與設在釜體1頂部的動力裝置13動力連接。動力裝置13由電機和變速箱組成,動力裝置13與攪拌軸2的釜外段動力連接的方式為公知技術,例如可采用皮帶和皮帶輪構成的傳動鏈、鏈條和鏈輪構成的傳動鏈或者齒輪組傳動鏈進行動力連接。攪拌軸2設有軸向的貫通腔3,攪拌軸2的釜內段上設有兩條相對豎直設置且連通釜體內腔和貫通腔3的安裝槽4,安裝槽4的數量可以根據使用要求設置為兩條以上,安裝槽4的數量若設置為兩條以上,則需環(huán)攪拌軸2均布,以使攪拌軸2受力平衡。每一安裝槽4的槽壁上均鉸裝多根有攪拌臂32,位于同一安裝槽4內的多根有攪拌臂32自上而下間隔設置。所述攪拌臂32的外端伸向釜體側壁、其內端伸入貫通腔3并與滑動連接在貫通腔3內的拉桿5鉸接。拉桿5在貫通腔3內的滑動連接可采用如下結構實現,即貫通腔3的下端通過支臂連接有滑座6,拉桿5的下端部段可滑動地插在滑座6內,拉桿5的上端部段連接有與貫通腔3內壁滑動密封配合的活塞7,活塞7在拉桿5上的安裝位置要滿足拉桿5滑移到下限時活塞7位于所述安裝槽4的上方。采用活塞7實現拉桿5滑移的好處在于可結構簡單的實現密封,即阻斷釜體內腔通過貫通腔3與外界連通。拉桿5上端伸出貫通腔3,拉桿5的伸出端與設在釜體1頂部的推拉裝置動力連接,推拉裝置驅動拉桿5上下滑移可以實現所述攪拌臂32的上下擺動。

推拉裝置的一種結構形式參照圖1,包括支架9和連接在其上的動力部件14,動力部件14可選用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拉桿5通過連接其上端部的移動轉動轉換機構33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動力連接。

所述移動轉動轉換機構33的含義為:通過移動轉動轉換機構連接在一起的兩部件,其中一部件隨另一部件移動的過程中,還可實現自身的轉動。

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doc下載

一種結構形式的移動轉動轉換機構參照圖3,包括用于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連接的外殼15和用于與拉桿5連接的轉軸16,外殼15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閉,轉軸16通過滾動軸承17轉動連接在外殼15內,轉軸16自內向外依次設有三個軸肩,中間的一軸肩用于滾動軸承17的定位,轉軸16上裝有兩推力軸承,一個是位于內側軸肩和外殼15封閉端之間的小推力軸承18,另一個是位于外側軸肩外側的大推力軸承19,外殼15上螺接有鎖緊套20,鎖緊套20通過頂壓大推力軸承19可實現轉軸16的軸向鎖定。

第二種結構形式的移動轉動轉換機構參照圖4,包括用于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連接的連桿21和用于與拉桿5連接的連接套22,連接套22的內腔設有環(huán)臺,連桿21伸入連接套的內腔,連桿21伸入端具有一頭部34,頭部34和環(huán)臺的內側面之間設有鋼珠23,連桿21上裝有貼靠在環(huán)臺的外側面上的推力軸承24,推力軸承24由螺接在連桿外伸段上的鎖緊套25鎖定。

第三種結構形式的移動轉動轉換機構參照圖5,包括用于與氣缸、油缸或電動推桿連接的連桿26和用于與拉桿5連接的連接套27,連接套27的內腔設有環(huán)臺,連桿26伸入連接套的內腔,連桿26伸入段上套裝有分別位于環(huán)臺兩側的兩個推力軸承28,連桿26的外伸段具有一將貼靠在環(huán)臺的外側面上的推力軸承鎖定的頭部29,貼靠在環(huán)臺的內側面上的推力軸承,由螺接在連桿內伸段上的鎖緊套30鎖定。

另一種結構形式的推拉裝置參照圖6,包括支架9和連接在其上的電磁鐵10,電磁鐵10可通過上述三種移動轉動轉換機構中的任一種與拉桿5連接,拉桿5上連接有拉簧31,拉簧31的下端與攪拌軸2的釜外段連接。拉簧31的上端也可連接在移動轉動轉換機構上。電磁鐵10得電后可驅使拉桿5上移,電磁鐵10失電后,拉簧31可驅使拉桿5下移,電磁鐵10得電和失電的交替,可實現拉桿5的上下滑移,從而實現所述攪拌臂32的上下擺動。

說 明 書 摘 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攪臂可擺動式反應釜,包括釜體和攪拌軸,釜體頂部設進料口,釜體底部設出料口,攪拌軸轉動連接在釜體頂壁上,釜體頂壁將攪拌軸分隔為釜內段和釜外段,攪拌軸的釜外段與設在釜體頂部的動力裝置動力連接;攪拌軸設有軸向的貫通腔,攪拌軸的釜內段上設有安裝槽,安裝槽的槽壁上鉸裝多根自上而下間隔設置的攪拌臂,攪拌臂的外端伸向釜體側壁、其內端與滑動連接在貫通腔內的拉桿鉸接,拉桿上端伸出貫通腔,拉桿的伸出端與設在釜體頂部的推拉裝置動力連接以實現攪拌臂的上下擺動。反應釜具有料液混勻速度快、混勻效果好的優(yōu)點,能帶來縮短反應時間,提高生產效率的有益效果。

久久建筑網i5h4u.cn提供大量:建筑圖紙、施工方案、工程書籍、建筑論文、合同表格、標準規(guī)范、CAD圖紙等內容。


TOP最近更新內容

    德隆的資本運作與行業(yè)整合 梁凱恩 ——《福布斯導師商學院》精華 ANSYS工程結構數值分析命令查詢表 語言學概論筆記 PS技術 在學校里 學三年 也學不到這么多x 刑法的二十個鉆石考點 【阮齊林】 郭碩鴻 電動力學 富士康科技公司基礎IE培訓--現場改善.ppt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1 山東省威海市2011屆高三模擬考試(數學文) 2013 3月二級c無紙化題庫 南京理工大學考研計算機復試上機題目 系統(tǒng)防雷方案 DLT 1080.4-2010 電力企業(yè)應用集成 配電管 宋鴻兵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