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旅游景觀美學特征與欣賞

 

黃山旅游景觀美學特征與欣賞

黃山旅游景觀美學特征與欣賞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nèi),全山面積1200km2 ,其中風景區(qū)面積154km2 . 以奇松、怪石、云海、溫

泉“四絕”聞名于世,是世界級旅游勝地. 境內(nèi)自然景觀優(yōu)美,景觀類型豐富多彩. 人文景觀薈萃,黃山文化絢

麗多姿. 景區(qū)特色明顯,景點集中,吸引力大;旅游設施初具規(guī)模,有一定的接待能力;客源豐富,旅游前景廣

闊,近年來每年接待游客約72 萬人次. 正確理解和欣賞黃山的旅游景觀,不僅對旅游者有重要意義,而且對

宣傳黃山,使黃山走向國際旅游市場有重要作用. 本文在分析黃山旅游景觀的美學特征和旅游景觀審美要素

的基礎上,論述黃山旅游景觀的欣賞方法,以便使旅游者更能領略黃山的風貌.

1 旅游景觀美學特征

1. 1 宏觀美與微觀美相得益彰

黃山旅游景觀宏觀美包括山峰峻秀美,云海、霧凇、雪景奇特美,森林

景觀蔥郁美等方面. 景區(qū)整體美也

體現(xiàn)宏觀美特征,全區(qū)共分六個景區(qū). 溫泉景區(qū)山水相映,樓臺亭閣錯落有致,尤以水景引人入勝;玉屏景區(qū)

山峰雄奇,巧石玲瓏,云海壯觀,奇松多姿;北海景區(qū)風光絢麗,猶如盆景大觀園;云谷景區(qū)茂林修竹,環(huán)境幽

靜;松谷庵景區(qū)松林蔥郁,古木參天,環(huán)境清幽,以水景著稱;釣橋庵景區(qū)峰、石、潭、洞俱全,名寺(釣橋庵,翠

微寺) 典雅. 黃山旅游景觀微觀美表現(xiàn)在景點及組成要素上. 景點和組成要素一般具有擬人擬物的特點,形象逼真, 耐人尋味. 它們有各種組合,主要包括峰峰組合,山石組合,石石組合,石松組合,云松組合等,它們構(gòu)成黃山主要自然奇觀. 主要有缽盂天障(缽盂、紫石兩峰間) 、冰雷報春(水簾洞) 、彩潑蓮花(蓮花峰) 、煙云萬狀、風壁濤聲(天都峰東南面) 、云海萬千(清涼臺) 、黃岳寶光(天都峰) 、松趣萬象(始信峰) 、黃海松濤,蒸蒸日上(獅子峰頭) 、排云霞海(桃云亭) 、蟾宮玉樹(蓮花峰頂) 、石筍擎天(石筍石工) 、巧石天成,峰掛百練(雨后黃山) 、白龍騰飛(白龍橋、五龍?zhí)丁⒕琵執(zhí)? 、通天之路(天都峰南側(cè)) 、西;镁、月夜觀潮(玉屏樓前) 、丹青秋色等(黃山

宏觀常態(tài)美具有博大、粗獷、線條清晰,概貌全景的特點. 微觀奇特美具有精湛、細膩、線條模糊,突出重點的特色. 宏觀常規(guī)美映襯微觀奇特美,微觀奇特美使宏觀美錦上添花,它們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1. 2 清晰美與模糊美相互協(xié)調(diào)

黃山晴天,尤其是秋高氣爽,天高云淡季節(jié),登高遠眺,一覽眾山小,遠處

山色田園盡收眼底,具有清晰美

的特征. 這種景象在雨過天晴時分也常見到. 黃山花崗巖體與圍巖有明顯的差異,形成峻峭的山峰(花崗巖)

和渾圓和緩的山丘(圍巖) 兩種截然不同的山色風光,其界線非常清晰,這也

是一種清晰美. 但黃山一年中有

200 多天是籠罩在云霧之中,使黃山披上了一層面紗,若隱若現(xiàn),具有模糊美的特點. 這種模糊美具有內(nèi)涵模

糊、界限模糊和形態(tài)模糊等特征,使人具有身臨仙境、幻境的感覺. Mar . 2 0 0 2

黃山清晰美具有雄壯磅礴之勢,模糊美具有虛幻之妙. 但它們不是一成不變的,多數(shù)情況下是清晰美與

模糊美相互交織,具有動態(tài)變化特征. 風起云涌,浩瀚無際,峰尖浮海,猶如孤島,時隱時現(xiàn),瞬息萬變,故黃山

古有“黃!敝Q,分東海、西海、南海、北海和天海. 黃山景觀在清晰美和模糊美的協(xié)調(diào)下顯得更美,如筆者在天都峰看到玉屏樓和光明頂人文景觀呈現(xiàn)在云海之中,猶如天國風光,美妙絕頂.

1. 3 自然景觀美與人文景觀美相互融合

黃山群峰竟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豐沛,水系發(fā)育,動植物資

源豐富,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

其自然景觀軸線為群峰—秀水—怪石—云海,加上崖、洞、澗、池、潭、瀑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具有“雄、奇、險、秀、奧、曠”等特征. 人文景觀有宗教文化所建立的寺、廟、庵、殿、祠、亭、樓、閣;有地方風格的古民居、古橋、古道、摩崖石刻、書畫題記、名人游蹤;有具現(xiàn)代風格的現(xiàn)代建筑和空中纜車..其人文景觀軸線為古文化建筑—現(xiàn)代建筑—古道,具有古樸典雅的特點.

黃山人文景觀鑲嵌在自然景觀之中,對自然景觀起著點綴和渲染的作用,自然景觀映襯出人文景觀,使

其更加鮮明、剔透. 因此,黃山自然景觀美與人文景觀美相互融合,構(gòu)成黃山特有的風韻. 這種融合在玉屏樓、

北海、西海、溫泉等處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松谷庵景區(qū)和太平湖畔的度假村,山色風光和人文景觀也具有這種特色.

2 旅游景觀審美要素分析

旅游活動是對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一種欣賞活動,在我國它又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 通過旅游,我

們可開展美學教育,增強人們的美學知識和審美方法,激發(fā)人們對大好河山和社會生活的熱愛之情. 旅游景

觀審美要素很多,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 ] .

2. 1 感覺力

感覺力即通過人的感覺器官(如耳、目、鼻、口、舌) 的活動所產(chǎn)生的感覺,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以及運動覺、肌體覺、平衡覺等引起人

們機體的快感,并通過知覺、思維等感性理性的認識過程,形成美的感受. 人的感覺是美感的前提,客觀世界是人的感覺的源泉. 它們構(gòu)成這樣的遞進關系:客觀世界—人的感覺—美感. 人的審美感覺,是溝通美(客觀) 與美感(主觀) 的過渡性“窗口”. 人的感覺力越強,美感也越強.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感覺力,所獲得的美感也不盡相同. 黃山景觀確實太美,所有來黃山的旅游者都能

體會出來. 這種感覺力隨文化層次的提高而增強,特別是地學旅游者更能體會出美的內(nèi)涵.

2. 2 想象力

感覺是審美的門戶,但還須經(jīng)“知覺”和“思維”的過程,以便對旅游景觀進行高層次的審美.“知覺”是由感覺經(jīng)過分析、綜合、聯(lián)想而轉(zhuǎn)化來的,它比感覺復雜、完整,往往是多種感覺的結(jié)合.“思維”已進入了理性認識階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 從“知覺”到“思維”,旅游者對旅游景物產(chǎn)生了“想象”和“理解”. 這樣,人們對旅游景觀的欣賞就更深刻、細膩和全面,從旅游中得到的樂趣也更多和全面. 其實,黃山許多景點的命名都是通過知覺和思維,經(jīng)過想象而命名的. 它能使旅游者聯(lián)想到具體的事和物,通過比較和綜合,得到美的回味.

2. 3 理解力

黃山旅游景觀美學特征與欣賞.doc下載

理解力驅(qū)使人們“對旅游景觀探究,尋根問底,弄清自然景觀的形成過程和文化景觀的淵源”. 理解旅游

景觀的內(nèi)在本質(zhì),從而把握旅游景觀的美學價值,這是一種高層次的審美過程,一般需要一定的自然科學知

識和文化歷史知識. 例如,要理解黃山峰石地貌景觀的形成原因,必須知道巖石的斷層、節(jié)理和花崗巖的差異風化等知識. 又例如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婀娜多姿,是黃山的象征,分布在海撥800 —1600m 的山地上. 黃山松能耐貧瘠、耐旱和耐- 22 ℃的低溫,在黃山分布很廣,有“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之說. 黃山松為什么能在土壤貧瘠的叢山峻嶺懸崖峭壁中旺盛生長,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厚在破巖中”的特點呢? 這是由于真菌的菌絲與植物的根系結(jié)合在一起,共同發(fā)育,形成一種特殊的共生結(jié)構(gòu). 這種結(jié)構(gòu)叫“菌根”,形成菌根的真菌叫“菌根菌”. 這種菌根共生結(jié)構(gòu)能加速花崗巖的風化,使黃山松根系能直接從巖縫中汲取養(yǎng)分和水分,從而使黃山松長得蔥郁蒼翠,剛毅有骨. 黃山松特有的景觀特征在黃山景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4 情緒力

所謂“情緒”是“從人對客觀事物持有的態(tài)度中產(chǎn)生的一種主觀體驗. 情緒,可從愉快—不愉快,緊張—放松,激動—平靜三個方面作描述. 情緒發(fā)生時往往伴隨著一定的生理變化和外部表現(xiàn). 情緒與人的自然性需要有關,具有較大的情景性,短暫性”. 本文第二作者雖然出生在皖南山區(qū),但第一次到黃山,被玉屏樓的景色所陶醉,夜不能寐,坐起來寫詩,這是情緒力的一種典型表現(xiàn). 因此,對旅游景觀的高質(zhì)量的欣賞,往往就是那種情化為景,景流于情,情景交融的“審美情緒力”的高度體驗.

2. 5 情感力

情感和情緒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 “情感與人的社會性需要有關,是人類特有的高級而復雜的體驗,具有較大的穩(wěn)定性和深刻性. ”絢麗的景色

不僅給人剎那的、短暫的美感,而且也能在人心靈深處留下永恒的,不可磨滅的情感. 例如著名畫家劉海粟曾十上黃山,我院區(qū)域地理教研室的教師每年都要帶學生到黃山實習,多次到黃山?jīng)]有厭倦之感,實質(zhì)為情感所致. 情感力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的美德,這是對故鄉(xiāng)、故土的一種倦戀之情.

3 黃山旅游景觀欣賞

3. 1 峰、石地貌景觀欣賞

峰、石地貌景觀是黃山自然景觀的骨架. 境內(nèi)主要山峰有82 座,其中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7 座,花崗巖峰林地貌發(fā)育,有塊狀峰林、筒狀峰林、屏式峰林、石林式峰林、獨秀峰和嶺崗等類型. 從峰林組合來看,前山雄偉后山秀麗. 黃山怪石形象逼真,數(shù)量眾多,成為黃山的一絕. 主要類型有: ①類球狀怪石,主要分布在巖石垂直和水平節(jié)理均勻發(fā)育和較密集分布的峰脊或坡緣地帶,如猴子觀海、天鵝孵蛋、松鼠跳天都,雙貓捕鼠等; ②柱狀怪石,多出現(xiàn)在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的峰頂或斜坡上,如夢筆生花、飛來石、十八羅漢朝南海、象鼻石、仙人指路、五老上天都等; ③片狀怪石,受密集發(fā)育的垂直或水平節(jié)理制約,多形成厚度較薄的怪石,或立或臥, 如蓬萊三島、蒲團石

等.

黃山在大地構(gòu)造上屬下?lián)P子臺坳的皖南陷褶斷帶西段,介于績溪復背斜與太平復向斜之間. 黃山地區(qū)在距今8 - 4 億年前的震旦紀、寒武紀、志留紀屬揚子海區(qū),沉積了砂巖、頁巖和石灰?guī)r等海相地層. 在距今4 - 2 億年前的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三疊紀中期,地殼運動頻繁,黃山地區(qū)海陸交復. 在印支運動時遂隆起成為陸地. 在燕山運動時表現(xiàn)為斷塊運動和巖漿侵入. 黃山主體是由花崗巖侵入體構(gòu)成,花崗巖出露面積占風景區(qū)面積的70 %. 侵入體包括“太平花崗巖體”(裸露面積240 Km2 ,形成于距今

2. 231 億年前) 、“黃山花崗巖體”(面積約107 Km2 ,形成于距今約1. 43 億年前) 、“獅子林花崗巖體”(面積7. 7 Km2 ,形成于距今1. 23 億年前) . 黃山自第三紀—第四紀早更新世,表現(xiàn)為緩慢上升和剝蝕、侵蝕作用占主導地位,而黃山急劇抬升是第四紀中更新世以來的事件. 根據(jù)河流裂點(九龍瀑有9 - 11 級裂點) 、河流階地和山地夷平面可知黃山自第四紀以來為間歇性抬升,抬升幅度為500 - 800m. 新構(gòu)造運動的動力機制為花崗巖基下部及附近地區(qū)的熱流活動] . 黃山南北兩側(cè)都有北東向主干斷裂,山體內(nèi)部有北西向黃山斷層、光明頂斷層及其被其錯開的南北向斷層等. 黃山花崗巖在各種應力作用下,形成北東、北西、近東西和近南北向四組節(jié)理. 斷層控制水系的發(fā)育, 節(jié)理破壞了花崗巖的不透水性和堅硬性,加速了外力作用對花崗巖的肢解,因其發(fā)育程度和組合情況的不同,從而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

奇峰怪石. 對黃山峰石地貌景觀成因的欣賞,不僅能豐富旅游者的知識,而且能明確峰石地貌景觀的形成基礎,便于從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欣賞峰石地貌景觀,從而得到不同的美學價值,它對畫家和攝影師有重要意義,能提高藝術品的水平和價值.

3. 2 云霞氣象景觀欣賞

云霞氣象景觀包括日出朝霞、日落夕陽、云海、佛光、雨凇、霧凇等,還有春光、夏景、秋色、冬裝等氣候景觀. 它們在時空分布上呈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律. 例如云海一般在雨后初晴,受高氣壓控制,且有逆溫層存在時最易形成. 這時大氣比較穩(wěn)定,對流不強,云頂高度在幾百米至1500m 以下. 觀云海的時間以冬、秋季最好,春季次之,夏季因?qū)α魍?多不穩(wěn)定天氣,形成云海的機會較少. 觀看云海宜在高山峰頂,視野開闊之處. 如在光明頂看天海,清涼臺看后海,排云亭看西海,白鵝嶺觀東海,玉屏樓看前海,都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黃山因水汽豐沛,云霧多,全年均可出現(xiàn)佛光. 一天中佛光在早上9 時以前或傍晚16 時以后出現(xiàn)的最多,中午則較少見. 黃山山勢陡峻,一般晴天清晨登上山頂,都可看到日出. 看日出的地方,以夜宿地點而定,住北海賓館可到清涼臺觀看. 夜宿光明頂氣象站,則在光明頂觀看. 日出時分依季節(jié)的不同有所差異,一般介于清晨5 時10 分(7 月1 日) - 7 時3 分(1 月1 日) . 太陽落山時的景色,也很美麗,西海排云亭是觀看晚霞的好地方. 黃山四季景色迥然不同,春季百鳥爭鳴,繁花似錦;夏季氣候宜人,瀑布流泉,清溪翠谷;秋季層林盡染,云霧成海;冬

季銀裝素裹,冰掛三尺,青松傲雪. 由于云霞氣象景觀時間性很強,因此,來黃山旅游可根據(jù)各人的喜愛,選擇不同的季節(jié)和時間觀賞不同的云霞氣象景

觀.

3. 3 溪、泉、潭、瀑流水景觀欣賞

黃山有源水35 處,溪澗24 條,3 大瀑布(百丈泉,人字瀑和九龍瀑) ,具有“山中一夜雨,處處是飛泉”的壯麗景色. 天然湖泊有大洋湖(水面面積

3. 3hm2) 、小洋湖(水面2. 0hm2) . 有五里橋、云谷寺、西海和天海等水庫. 黃山溫泉有賓館溫泉和松谷庵溫泉. 賓館溫泉位于紫云峰麓、逍遙溪濱,海拔650m 處. 泉水出露在黃山湯口—湯嶺關張性斷層的破碎帶上,恰是“黃山花崗巖體”與其西南部圍巖—下元古界構(gòu)造層的接觸面部位,屬斷層上升泉. 據(jù)氫氧同位素測定,溫泉水主要由大氣降水沿天都峰、蓮花峰的垂直節(jié)理、斷裂破碎帶滲入地下深處,經(jīng)過地熱增溫,使水溫升高,復受地下水及圍巖的壓力而出露地表. 氘值推算認為溫泉水的年齡為16 - 22 年. 日流量為200t 以上,水溫保持在41. 1 ℃左右. 經(jīng)地質(zhì)部門分析化驗,水中含有鈉、鈣、鎂、鉀和氧、氮、二氧化碳、氡等陰陽離子和元素氣體,總礦化度為0. 06 - 0. 12g.

l - 1 ,pH 值為7. 5 ,屬于重碳酸鹽型淡溫泉. 泉水可飲可浴,對皮膚病、風濕病、消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有一定療效. 松谷庵溫泉位于松谷庵上山的路邊,海拔高度560m ,屬構(gòu)造裂隙泉. 水溫為25. 0 ℃,流量較小,初步測定為100t . d - 1 ,水質(zhì)成分與賓館溫泉相似,目前尚未開發(fā). 黃山由飛瀑掘成的深潭甚多,主要有逍遙溪一帶的青龍?zhí)、白龍(zhí)、?/p>

花潭;松谷庵一帶的翡翠潭、老萬潭、烏龍?zhí)、黃龍?zhí)、青龍(zhí)?釣橋庵一帶的栗溪潭、魚鱗潭、鯉魚潭;苦竹溪一帶的龍女潭、九龍?zhí)、八龍(zhí)丁⑵啐執(zhí)、六龍(zhí)、五龍(zhí)、四龍(zhí)丁⑷執(zhí)、二龍(zhí)丁⒁积執(zhí)、七星潭? 其中以翡翠潭最為幽美. 彩池的形成與潭相似,但規(guī)模比潭小,其中最著名的為翡翠谷彩池群. 深潭、彩池千姿百態(tài),依奇特的梯形山谷向上延伸,隨周圍景色的變幻,光線明暗不同,池水也晶明翠綠,絢麗多彩. 黃山河谷中分布有許多石臼,當?shù)亟小暗ぞ? 認為黃山第四紀有冰川作用的學者稱為“冰臼”. 根據(jù)筆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石臼一般都分布在瀑布的下沿,河谷的邊側(cè). 大的石臼直徑可達2. 0m 以上,小的只有40 - 50cm. 石臼的形狀呈圓形或橢圓形. 石臼多分布在河床偏山體隆升一側(cè),一般高出現(xiàn)代河床0. 5 - 2. 0m 左右. 筆者認為石臼是瀑布上的流水下沖,在瀑布下方形成圓形深潭,水流在深潭內(nèi)作環(huán)形流動,進一步?jīng)_磨,以至在深潭內(nèi)進一步形成圓形的小潭,后受新構(gòu)造運動的影響, 隨山體抬升高出河床. 水是自然界最活躍的物質(zhì)之一,水體所呈現(xiàn)的光、影、形、色、味是最生動的風景素材. 黃山水景與雄偉、奇特、險峻、嫵媚的山色相結(jié)合,水光山色相映成趣,形成“山明水秀”、“青山綠水”的景色. 水景動態(tài)變化特征明顯,山水相映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翡翠谷遲浩田上將撰寫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石刻,反映了翡翠谷的幽靜動雅,山松水石的動態(tài)變化特征.

3. 4 生物景觀欣賞

黃山植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自然界分布的植物有1600 多種,其中苔蘚植物60 科240 種,蕨類植物

21 科110 種,裸子植物6 科14 種,被子植物130 科約1300 種. 森林覆蓋

第11 / 14頁

率為56 % ,森林群落結(jié)構(gòu)完整. 主要保護樹種有銀杏( Gri nkgo biloba) 、華東黃杉( Pseudotsuga gaussenii Flous) 、青錢柳( Cyclocarya pali u rus

( B atal . ) Ilji nsk)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 roboi des Hu et cheng) 等. 在黃山植物中, 黃山松( Pi nus

hw angshanenis Hsia) 以神態(tài)的奇特,造型的蒼勁,姿態(tài)的優(yōu)美和頑強的生命力而受到人們的贊賞. 著名的黃

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團松、黑虎松、連理松、臥龍松等.

黃山野生動物資源種類十分豐富,境內(nèi)有脊椎動物300 多種, 其中魚類24 種, 兩棲類21 種, 爬行類46 種,鳥類17

6 種, 獸類54 種. 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 白頸長尾雉( S y rmaticus ellioti) 、白鸛( Ciconia boyciana) 、云豹( Neof elis nebulosa) 、金錢豹( Panthera pardus) 、黑麂( Muntiacuscrinifrons) 、梅花鹿( Cerv us ni ppon) 等. 黃山短尾猴( Macaca thibetana) 大都群居在海拔600 - 1500 m 的深山密林中,在景區(qū)范圍內(nèi)共有九群,每群有20 - 80 只不等,極引游人注目. 黃山動植物資源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是華東地區(qū)的生物基因庫. 生物資源的觀賞能體現(xiàn)生命力的強勁,能給人一種振奮和拼搏的激情, 對旅游者有很強的感染力.

3. 5 人文景觀欣賞

黃山文化遺產(chǎn)主要包括宗教文化、古代關卡、古道、古橋、摩崖石刻、

黃山畫派和文學藝術等. 據(jù)記載,與黃山結(jié)緣最早的是宗教徒. 唐代道家舊籍中就有道家活動的記載. 軒轅黃帝和容成子、浮丘公在黟山(黃山古稱) 煉丹,得道升天的仙道傳說,流傳甚廣. 舊記佛教傳入黃山約在南朝劉宋年間(公元424 - 453 年) ,歷代先后修建寺廟近百座,其中祥符寺、翠微寺、慈光閣、擲缽禪院被稱為黃山“四大叢林”. 古時黃山設湯嶺關、烏泥關,為徽州和寧國兩府之界. 山陽屬徽州府歙縣,山陰屬寧國府太平縣. 風景區(qū)磴道始于唐,形成于明,修建于民國,完好于當代. 目前盤道總長50788m ,有石階36073 級,依山就勢,穿洞過橋,順其自然. 全山各盤道有歷代古橋40 余座,其中以湯泉溪上的明代臥龍橋,桃花溪上的白龍橋,始信峰頂?shù)南扇藰蜃钪? 這些古橋,建筑風格各異,具有不同時代特色. 各景區(qū)景點上有從唐代至當代集文化、書法和石刻藝術為一體的摩崖石刻200 余處. 其中雕刻在海拔1589m 的青鸞峰壁上的“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的大型石刻(每字直徑6m , “平”字一豎長達9m) ,為世所罕見.“鳴弦泉”、“洗杯泉”史記為唐代大詩人李白手法,尤為珍貴. 黃山是黃山畫派的發(fā)祥地,歷代名家有石濤、雪莊、程邃、鄭雪、丁云鵬、查士標、戴本孝、肖從云、法若真及黃賓虹、張大千、李可染、劉海粟等,都有各自的藝術風格. 黃山大自然美景,成為黃山藝術作品豐富的體裁和內(nèi)容,史志、詩句、歌賦、散文、游記、掌故、繪畫、攝影等,它們從各個側(cè)面發(fā)掘體現(xiàn)并充實了黃山美,形成獨樹一幟的黃山文化,成為華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燦爛花朵 .

黃山旅游景觀的優(yōu)美是舉世聞名的,它有很強的感染力,每個來黃山旅游的觀光者都能體會到黃山的美. 如果每個旅游者在飽覽黃山美景的時候,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感覺力、想象力和理解力,激發(fā)自己的情緒和情感,一定

能體察到黃山美的內(nèi)涵,把黃山的美感印在自己的腦際,滋潤自己的心田,激勵自己對美的追求, 體現(xiàn)人生更大的價值.

愿黃山的旅游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使黃山人的情感與黃山的美感融合在一起,以便使黃山成為國際旅游的熱點.

久久建筑網(wǎng)i5h4u.cn提供大量:建筑圖紙、施工方案、工程書籍、建筑論文、合同表格、標準規(guī)范、CAD圖紙等內(nèi)容。


TOP最近更新內(nèi)容

    富士康科技公司基礎IE培訓--現(xiàn)場改善.ppt 德隆的資本運作與行業(yè)整合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1 郭碩鴻 電動力學 宋鴻兵語錄 2013 3月二級c無紙化題庫 南京理工大學考研計算機復試上機題目 刑法的二十個鉆石考點 【阮齊林】 PS技術 在學校里 學三年 也學不到這么多x 語言學概論筆記 山東省威海市2011屆高三模擬考試(數(shù)學文) DLT 1080.4-2010 電力企業(yè)應用集成 配電管 ANSYS工程結(jié)構(gòu)數(shù)值分析命令查詢表 梁凱恩 ——《福布斯導師商學院》精華 系統(tǒng)防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