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況
廣州新白云機場位于廣州花都區(qū)花東鎮(zhèn)與白云區(qū)人和鎮(zhèn)交界處,距廣州中心約25km,西面有京廣鐵路、107國道和106國道,東側有105國道,交通便利。
廣州新白云機場橋梁工程一標段包含1#和3#兩座滑行道橋、部分引橋和擋土墻。兩座滑行道橋位于飛行區(qū)南端,是供各類飛機于東西飛行區(qū)滑行的,橋寬65m、長92m。
滑行道橋為5跨連續(xù)箱梁結構,沖孔灌注樁基礎,W形薄壁造型墩,有4跨分別跨越上下行南主進場道路(主車道單向4車道;副車道單向2車道,預留1車道),中跨跨越綠化帶(綠化帶下面是輕軌地鐵線)。
兩座橋的樁基采用沖孔灌注樁,共有296根,其中橋臺下有168根,直徑為1200mm,樁間距為3.2m;橋墩下有128根,直徑為1500mm,樁間距為4.0m。樁長視地質情況而定,有34.46m~11.21m不等。灌注C25水下混凝土共7828.4m3。
二、地理、地質概況
工程場區(qū)位于廣花盆地西北部的盆地邊緣,屬珠江三角洲北部邊緣;場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21.5℃,年降雨量1739mm;地震烈度為Ⅵ度。
根據最初詳勘資料,1#橋的30個鉆孔位和3#橋的51個鉆孔位有土洞或溶洞分布。后經超前鉆復查,又發(fā)現了很多新溶洞,因此,遇土洞、溶洞的樁基數量由1/5發(fā)展到1/3。
場區(qū)底層主要由沉積層和基巖組成。沉積層為第四系沉積,有表土、粘性土、砂性土等,其中粘性土為具弱脹縮性的膨脹土;各層土的埋深和厚度變化較大。在沉積層下部有土洞(分空土洞和有堆積物土洞2種)分布。
場區(qū)地處珠江三角洲巖溶發(fā)育地段,有2/3為石灰?guī)r,巖層分布相對較淺,但巖面起伏較大,有人形象的說整個場區(qū)下面就象“桂林山水”。石灰?guī)r為巖溶含水層,有多層溶洞發(fā)育,溶洞也有空溶洞和有堆積物溶洞之分。
三、樁基施工
1、樁基設計
樁基由中國民航機場規(guī)劃設計研究總院設計,樁均為端承嵌巖樁,即樁底嵌入微風化巖深度為1.5倍樁徑,樁底持力層厚度不小于樁徑的3倍;φ1200樁的設計承載力為3400kN,φ1500樁為5850kN。一樁一鉆地質柱狀圖的巖面情況和土溶洞情況很不詳細,于是業(yè)主對3#橋7根樁進行超前鉆詳勘決定補充進行了大量的超前鉆,
要求采用預埋聲測管檢測樁基質量,并輔以少量高應變檢測。聲測管為φ50mm鋼管,對φ1200樁,對稱布置2根聲測管、φ1500樁布置3根,120°分布。
2、施工
由于地質情況復雜,土、溶洞有4種情況:①覆蓋層中的土洞內一般有充填物,但不密實,空洞范圍一般也不大;②基巖中的小溶洞,且洞內無充填物,或有充填物,但不密實,即小空洞;③基巖中的大溶洞,且洞內無充填物,或有充填物,但不密實,即大空洞;
我們從實際情況考慮,制訂了先易后難的總體施工原則,即把巖面情況較平、無溶洞或只有單只小溶洞的先施工成孔,等基本摸清溶洞情況并采取加固措施后,再解決那些大溶洞。
(1) 對①、②兩種情況,采用常規(guī)的溶洞處理方法,即洞頂打穿后拋填粘土、碎石、整包水泥后沖擠壓密實,凝固后復沖。
(2) 對③、④兩種情況,則先進行溶洞內的充填加固,把土、溶洞用水泥、粉煤灰漿填滿,養(yǎng)護7天后再進行成孔。對少量上面覆蓋層地質較差的、砂礫層很厚的、一旦漏漿會塌孔的第④種情況,則采用加打鋼護筒護壁措施。
3、樁基成孔施工的注意事項
(1) 在成孔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快到土洞、溶洞的洞頂時,應低錘沖擊,防止卡錘、掉錘現象。
(2) 遇較大的土洞、溶洞時,先在孔口附近準備好足夠的塊石、粘土、水泥。在洞頂打穿時,一旦發(fā)現漏漿,要迅速填堵,防止塌孔。一般土洞、溶洞洞頂擊穿后,樁孔中泥漿會很快下降,此時要用鏟車及時將準備好的塊石、粘土、水泥按適當的比例拋入,直至孔中的泥漿停止下降,并慢慢上升,此時可用沖錘進行適當擠壓,反復拋塊石、粘土、水泥,直至把樁基兩側的溶洞都填滿或堵死為止,最后補充滿泥漿再重新成孔,溶洞較大的最好等1~2天后再重新沖孔成樁。
(3) 如果遇較大的土洞、空溶洞時,則先注漿,后成孔,這樣可防止地面下陷和發(fā)生卡錘、掉錘現象,又能加固地基。
(4) 有土洞、溶洞的地段,特別是那些土、溶洞覆蓋面較大的地方,包容數根樁基,施工時要先施工深的樁基,由深至淺,保證安全。
(5) 如果巖面是斜面,要多次拋塊石糾斜,因為打斜巖比打全巖要多花3~5倍的時間。
(7) 終成孔后,一定要用5m以上的鋼籠探孔器進行探孔,清孔換漿一定要徹底,特別是二次清孔后的沉渣一定要符合標準。
(8) 混凝土坍落度以18~22cm為宜;澆筑導管必須密閉良好,澆筑時先放置隔水塞,澆注混凝土必須連續(xù)、快速;澆筑混凝土備料應不少于10m.3。
四、土洞和溶洞的注漿加固
1、工藝流程
超前鉆孔完成后,立即在鉆孔內下注漿塑料管至洞底;并用純水泥漿封堵,待封閉漿凝固后,在塑料套管(1節(jié)長33cm)中插入雙向密封注漿芯管,開啟注漿泵進行注漿,控制注漿量;當注漿量達到設計量時,上拔注漿管,直至結束;注漿結束后,清洗注漿設備,防止殘留漿液凝固,堵塞管路。
2、注漿主要技術參數
注漿壓力:0.1~0.2MPa
注漿流量:8~10L/min
漿液配比(重量比):水泥∶粉煤灰∶水=1∶0.6∶1
水泥∶膨潤土∶水=1∶0.03∶0.6
封堵料配比(重量比):水泥∶粘土∶水=1∶1.5∶1.88
3、注漿施工
對有充填物的土、溶洞進行高壓劈裂注漿;無充填物的進行灌填注漿,并在洞頂布置透氣管。
待塑料注漿管全部安放完畢后,開始注入高壓水泥漿,壓力為0.3~0.4MPa,利用漿液的流動性,在壓力作用下,充滿空洞及裂隙。
觀察透氣孔返漿情況,便可基本掌握洞內充填情況是否滿足要求。若土溶洞體積較大,考慮到漿液固結密實,則可利用塑料管進行多次注漿,以保證洞內完全被水泥漿液所充填。
五、套管鋼護筒
φ1200mm樁的套管鋼護筒的內徑為1350mm,φ1500mm樁的套管鋼護筒內徑為1650mm,分別采用10~12mm厚的鋼板卷制而成。采用的鋼護筒長度為24~32m,分節(jié)運到現場。
有大溶洞需要打鋼護筒的樁基,先用φ1350mm或φ1650mm的樁機錘成孔至溶洞頂,并采用高密度護壁泥漿,然后移開樁機,采用60kW以上的振動錘和25t以上的吊機配合打設鋼護筒。鋼護筒采用分節(jié)吊裝焊接,分節(jié)高度為8.0~10.0m,孔口對焊,振打入樁孔內,一般每節(jié)振打只需5~20分鐘(不包括吊裝焊接)。
六、實施情況
樁基工程由2001年10月底開工,到2002年2月底結束。施工過程中,曾發(fā)生過以下幾方面的情況:
1、原設計樁底巖層不好。多次遇到沖孔快到終孔標高了,但巖樣不是微風化巖,不能終孔,需超前鉆取樣重新確定樁底標高。
2、未探出的小溶洞。有幾次快到終孔時,突然進尺很快(達50~60cm),超過樁底標高,估計遇到了未探出的小溶洞,只能超前鉆取樣重新確定樁底標高。
3、意外跑漿。地質資料揭示無溶洞或只有很小的溶洞,但突然發(fā)生跑漿,估計是擠破了旁邊大溶洞的洞壁,或小溶洞與旁邊的大溶洞是相連的。
。、遇到地質勘查時的鉆桿和套管。地質勘查時往往發(fā)生鉆桿和套管掉到鉆孔中取不上來的現象,成孔時發(fā)生了偏孔,還損壞了沖錘。
。、卡鉆、掉鉆現象。
七、結語
盡管地下情況千變萬化,但通過我們的認真分析,采取有效的對策、措施和嚴格的現場質量管理,整個樁基的質量是符合設計要求的,達到優(yōu)良級標準(超聲波檢測結果一類樁占98%以上,其余也均為合格樁)。通過本工程的實踐,我們認為:采取注漿加固是對付土溶洞最有效、最經濟、最合理的施工技術措施,而鋼護筒由于費用較高,不宜多用。